[發明專利]一種光刺激響應離子液體除濕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47279.5 | 申請日: | 202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232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殷勇高;周葦杭;車春文;趙興旺;王驛凱;徐國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3/14 | 分類號: | F24F3/14;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季承 |
| 地址: | 21009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刺激 響應 離子 液體 除濕 空調 系統 | ||
1.一種光刺激響應離子液體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以光刺激響應離子液為循環物質,通過可見光照射,將所述光刺激響應離子液分成高濃度離子液和低濃度離子液;以紫外光刺激所述高濃度離子液,將所述高濃度離子液從疏水性轉化為親水性,進行空氣除濕;
以低濃度離子液回收低品位熱能,所述低濃度離子液升溫蒸發部分水分后,形成再生高濃度離子液,經紫外光刺激后進行空氣除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使用光刺激響應離子液的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濕器(1)、再生器(8)、可見光照射裝置(13)、紫外光照射裝置(15)和光刺激響應離子液;
所述光刺激響應離子液經過所述可見光照射裝置(13)內可見光照射后,所述光刺激響應離子形成疏水基團,所述光刺激響應離子液在可見光照射裝置(13)中與水分層,形成高濃度離子液和低濃度離子液;
所述高濃度離子液經所述紫外光照射裝置(15)內紫外光照射,高濃度離子液從疏水性轉化為親水性,送入所述除濕器(1)進行空氣除濕;
所述低濃度離子液送入所述再生器(8),蒸發掉所述低濃度離子液內部分水分后,生成再生高濃度離子液,經所述紫外光照射裝置(15)內紫外光照射后送入除濕器(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見光照射裝置(13)內設有可見光光源(16),所述可見光照射裝置(13)內離子液經可見光照射后,與水分層,形成離子液富液層(17)和離子液貧液層(18);所述離子液富液層設有高濃度離子液出液口(131),所述離子液貧液層設有低濃度離子液出液口(13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照射裝置(15)內設置有紫外光光源(19),所述紫外光照射裝置(15)內設有傳送光刺激響應離子液的透明盤管(2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離子液經所述除濕器(1)出液口流入所述可見光照射裝置(13)的進液口;
所述可見光照射裝置(13)的高濃度離子液出液口(131)經所述紫外光照射裝置(15)連通所述除濕器(1)的進液口;
所述可見光照射裝置(13)的低濃度離子液出液口(132)連接再生器進液口(81);
再生器的出液口(82)經所述紫外光照射裝置(15)連接所述除濕器(1)的進液口;所述低濃度離子液出液口(132)排出的低濃度離子液經所述再生器(8)加熱,使低濃度離子液中的水分蒸發,形成再生高濃度離子液。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換熱器(10);所述低濃度離子液出液口(132)流出的低濃度離子液經所述換熱器(10)經所述再生器進液口(81)流入再生器(8);
所述再生器出液口(82)流出的再生高濃度離子液經所述換熱器(10),流入所述除濕器(1);
所述再生高濃度離子液與所述低濃度離子液在所述換熱器(10)內發生熱交換;所述再生高濃度離子液將熱量傳遞給所述低濃度離子液。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器(1)內設置有換熱盤管和溶液噴淋裝置;冷卻裝置(4)持續對所述換熱盤管中的水冷卻,換熱盤管對進入除濕器(1)的高濃度離子液或再生高濃度離子液進行冷卻,以使所述高濃度離子液或再生高濃度離子液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以及對空氣進行降溫。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8)內設置有換熱盤管和溶液噴淋裝置;低品位熱源(5)持續對所述換熱盤管中的水加熱,換熱盤管對進入再生器(8)的低濃度離子液進行加熱,以使所述低濃度離子液中的水分蒸發。
9.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除濕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刺激響應離子液包括含有二芳基乙烯及其衍生物、偶氮苯及其衍生物、螺吡喃及其衍生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基團的離子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727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