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控制系統測試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45530.4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91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佘偉偉;韓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程剛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控制系統 測試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涉及汽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控制系統測試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該方法包括:基于車輛控制系統中的待測軟件模塊進行模擬仿真,得到模塊外部接口;模塊外部接口包括模塊測試接口,模塊測試接口包括具有解耦合關系的功能調用函數和參數調用函數;將模塊外部接口集成于待測軟件模塊;基于待測功能,生成用于測試待測軟件模塊的待測功能的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用例,測試待測軟件模塊的待測功能。如此,減少對待測軟件模塊對外部依賴模塊的依賴,實現對各軟件模塊進行單獨的測試和優化;減少執行模塊外部接口的調用驅動操作的次數,降低構建車輛控制系統的集成測試環境的復雜度,減少了工作量,并節省時間。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汽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控制系統測試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開放系統架構(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AUTOSAR)是由全球汽車制造商、部件供應商及其他電子、半導體和軟件系統公司聯合建立,各成員保持開發合作伙伴關系,旨在為汽車電子軟件產業建立一個開放的標準和基礎軟件架構。AUTOSAR成員之間開展合作的主要目標是:使基本系統功能以及接口標椎化,使軟件開發合作伙伴之間能交換、轉換和集成各自的車載網絡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車輛售后的軟件更新和系統升級效率。
經典(Classic Platform,CP)AUTOSAR平臺體系結構主要分為三個軟件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運行時環境層(Runtime Environment,RTE)和基本軟件層(BasicSoftware,BSW)。各層均涉及眾多的軟件模塊和標準AUTOSAR API定義,為了加快開發進度,通常對各軟件模塊進行并行開發。
在各軟件模塊(如BSW層軟件模塊)進行并行開發過程中,需要對各軟件模塊進行集成測試,即測試各軟件模塊的功能是否正常,以便于對各軟件模塊進行優化。但是,由于各軟件模塊是并行開發,且各軟件模塊之間具有依賴關系,所以需要集成測試各軟件模塊時,經常會面臨缺乏各軟件模塊相關的完整可靠外部依賴模塊的情況。另外,測試各軟件模塊的待測功能需要通過模塊外部接口調用該待測功能,以及通過模塊外部接口調用該待測功能對應的輸入參數和輸出參數。由于測試環境下輸入參數和輸出參數對應的參數值均不固定,造成測試各軟件模塊(尤其是BSW層軟件模塊)時,需要執行大量不同時序的模塊外部接口的調用驅動操作,使得構建車輛控制系統的集成測試環境比較困難,且耗費時間。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控制系統測試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可以解決各軟件模塊缺乏相關的完整可靠外部依賴模塊的情況,減少對外部依賴模塊的依賴,實現對各并行開發的軟件模塊進行單獨的測試和優化;減少執行不同時序的模塊外部接口的調用驅動操作的次數,降低構建車輛控制系統的集成測試環境的復雜度,減少了構建車輛控制系統的集成測試環境的工作量,并節省時間。
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控制系統測試方法,方法包括:
基于車輛控制系統中的待測軟件模塊進行模擬仿真,得到模塊外部接口;模塊外部接口包括模塊測試接口,模塊測試接口包括具有解耦合關系的功能調用函數和參數調用函數,功能調用函數用于調用待測軟件模塊的待測功能,參數調用函數用于調用待測軟件模塊的待測功能對應的輸入參數和輸出參數;
將模塊外部接口集成于待測軟件模塊;
基于待測功能,生成用于測試待測軟件模塊的待測功能的測試用例;測試用例包含待測功能對應的功能調用標識、輸入參數值、測試輸出參數值和檢查函數;功能調用標識用于識別待測功能;檢查函數用于判斷待測軟件模塊基于輸入參數值執行待測功能所得的待測輸出參數值的正確性;
執行測試用例,測試待測軟件模塊的待測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55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