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形縫兩側模板加固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42393.9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92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9 |
| 發明(設計)人: | 喬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5/00 | 分類號: | E04G15/00;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李志起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形縫 兩側 模板 加固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變形縫兩側模板加固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多個搭接機構,所述搭接機構包括檁條,所述檁條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分別設有多個限位管托槽;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通過多個調節機構相連接;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變形縫兩側模板加固裝置,本發明公開的加固裝置,方便對變形縫兩側模板的安裝定位,可以很好的保證變形縫區域兩側模板的支撐強度,避免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強度、剛度不足等原因,導致變形縫兩側混凝土結構出現垂直度、平整度、密實度超過驗收規范允許偏差范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變形縫兩側模板加固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
變形縫的位置與寬度根據建筑高度、結構形式和抗震設防烈度等諸多因素確定,變形縫的寬度一般均較小,變形縫兩側混凝土結構施工時,模板安裝無作業空間,現場施工時常采用加塞聚苯板隔離免支模或模板間加木方等措施,由于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強度、剛度不足等原因,導致變形縫兩側混凝土結構出現垂直度、平整度、密實度超過驗收規范允許偏差范圍,混凝土成型質量較差,不僅影響美觀,甚至影響使用功能。
所以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就需要對傳統模板結構的支撐結構進行優化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提高變形縫區域布置的模板結構強度的加固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變形縫兩側模板加固裝置,包括多個搭接機構,所述搭接機構包括檁條,所述檁條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分別設有多個限位管托槽;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通過多個調節機構相連接;每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主梁上的第一連接孔和設置在第二主梁上的第二連接孔;每個所述調節機構中的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相對布置;所述第一連接孔內設有調節絲套;所述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內設有聯動部件,所述聯動部件包括連接絲筒,所述連接絲筒連接在調節絲套內部,所述連接絲筒兩端分別連接有調節絲桿;所述連接絲筒兩端的調節絲桿分別穿過相鄰的第一主梁或者第二主梁設置;所述連接絲筒遠離調節絲套一端與對應的調節絲桿活動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均包括基礎孔和外接孔;所述基礎孔與外接孔相連通,所述基礎孔內徑大于外接孔內徑。
所述第一連接孔內的基礎孔深度與調節絲套長度相同;所述調節絲套插接在基礎孔內。
所述連接絲筒遠離調節絲套一端通過轉軸與對應的調節絲桿相連接,所述轉軸與相連接的連接絲筒和調節絲桿均為轉動連接。
所述轉軸外徑大于調節絲桿外徑,所述轉軸外徑小于連接絲筒外徑。
相鄰檁條之間通過搭接部相連接,所述搭接部包括設置在檁條上的搭接凹槽和搭接凸起;每個所述檁條中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均是一端設有搭接凹槽,另一端設有搭接凸起;每個檁條中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的搭接凹槽和搭接凸起布置方向相同;相鄰檁條通過一個檁條上的搭接凸起插接在另一個相鄰檁條上的搭接凹槽內實現相鄰檁條的搭接。
每個限位管托槽均包括兩個間隔分布的單體管托槽,在兩個所述單體管托槽的中心位置處至少布置有一個調節機構。
每個所述單體管托槽均為弧形槽。
一種所述的模板加固裝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建筑變形縫區域布置模板結構,首先對變形縫區域的一側進行模板及鋼管背楞安裝;該側鋼管背楞在后續連接時與第二主梁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239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控制蒸發源材料水分及雜質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風機葉片清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