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路微波旋轉關節裝配設備及裝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40329.7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78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長明;呂輝;劉進;馮展鷹;婁華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P1/06 | 分類號: | H01P1/06;H01P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沈燕;高嬌陽 |
| 地址: | 21003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波 旋轉關節 裝配 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路微波旋轉關節裝配設備,包括升降機構、回轉機構、夾具托架、以及旋轉關節夾爪,所述旋轉關節夾爪可活動的設置在所述具托架上,夾持多路微波旋轉關節,所述升降機構帶動所述回轉機構上下運動調整高度,所述回轉機構轉動從而帶動夾具托架調整多路微波旋轉關節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裝配姿態。該裝配設備及裝配方法能夠提高多路微波旋轉關節的組裝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適用于大體量多路微波旋轉關節的精密裝配成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電子機械裝配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路微波旋轉關節裝配設備及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微波旋轉關節泛指連接在相對旋轉運動的結構之間用于傳遞能量或信號的結構連接件。在各類機械掃描的雷達系統中,旋轉關節的作用是保持天線在連續旋轉過程中饋電傳輸線的射頻信號連續不斷,因而它是雷達饋電傳輸線中關鍵元器件之一。隨著寬帶、超寬帶雷達技術的發展,旋轉關節呈現出高集成、多通道、高功率等特點,對裝配技術能力提出新的需求。
多通道微波旋轉關節一般采用模塊化設計,先將內外導體、線纜等零部件精密裝配成單路或者雙路旋轉模塊,各模塊調試正常后進行微波旋轉關節總裝。一些大型雷達產品的微波旋轉關節通道數多達幾十個,重量達到了100kg以上,總體長度超過3m;在模塊拼裝時需同時關注的裝配要素有端面密封圈、徑向密封圈、內環電纜表面防護、內環電纜與傳動撥叉角度、傳動撥叉、外環孔位角度等,裝配難度大。
多路微波旋轉關節通常的裝配方法是:將已組裝配的模塊平放在臺面上,已裝配的內環電纜從待裝配模塊內腔中穿出,梳理整齊;多名操作人員借助登高平臺,將已裝配旋轉模塊、待裝配旋轉模塊及內環半剛電纜調整至豎直狀態;人工輔助保持豎直姿態,將端面密封圈、徑向密封圈、傳動撥叉等調整、對準,均勻下壓將兩組旋轉模塊裝配到位;確認對接無誤后,再由多名操作人員將已組裝的旋轉模塊重新水平放置在工作臺上,進行下一組旋轉模塊裝配,直至完成所有通道裝配。這樣的安裝方法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存在安全風險,嚴重影響個人安全和產品生產周期。
發明內容
針對大體量多路微波旋轉關節裝配的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風險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路微波旋轉關節裝配設備及裝配方法,配置了旋轉關節夾持機構、回轉機構和升降機構等,能快捷實現旋轉關節裝夾、姿態調整及精準對接,提高多路微波旋轉關節裝配效率和裝配質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路微波旋轉關節裝配設備,包括升降機構、回轉機構、夾具托架、以及旋轉關節夾爪,所述旋轉關節夾爪可活動的設置在所述具托架上,夾持多路微波旋轉關節,所述升降機構帶動所述回轉機構上下運動調整高度,所述回轉機構轉動從而帶動夾具托架調整多路微波旋轉關節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裝配姿態。
進一步的,還包括平臺框架,所述平臺框架包括調平撐腿、萬向輪、底座、立柱、以及頂板,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別設置萬向輪,萬向輪的外側設置調平撐腿,立柱設置在底座上,頂板設置在立柱的頂部。
進一步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升降電機、滾珠絲桿、導軌、滑塊、升降固定板、以及升降限位開關;所述升降電機通過滾珠絲桿帶動升降固定板沿導軌、滑塊上下移動,升降限位開關設置在升降固定板運動軌跡的上下極限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回轉機構包括回轉法蘭盤、回轉限位開關、回轉減速機、回轉支承以及回轉電機;所述回轉支承安裝在升降固定板上,回轉減速機以及回轉電機驅動回轉支承和回轉法蘭盤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夾具托架包括夾具滑軌、電纜托板和電纜限位盤;所述夾具滑軌安裝在回轉法蘭盤上,電纜托板和電纜限位盤安裝在夾具滑軌端部。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關節夾爪包括夾具體、快速夾具、夾具滑座、以及鎖緊螺釘;所述夾具滑座設置在夾具滑軌的導槽內,滑動移位后通過鎖緊螺釘鎖緊固定;所述夾具體上設置快速夾具,快速夾具閉合夾具體實現對應雙路旋轉模塊的快速夾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03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