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隧道穿越松散碎石棄土堆的加固處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37962.0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18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云生;李洋溢;覃達;吳春偉;駱俊暉;米德才;秦鮮卓;黃海峰;莫文瑜;廖來興;趙子鵬;羅資清;張一銘;李明珊;廖肇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11/15;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艷紅 |
| 地址: | 530219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穿越 松散 碎石 土堆 加固 處治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隧道穿越松散碎石棄土堆的加固處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隧道洞口設置填平反壓區,隧道穿越的棄土堆采用錨筋樁+聯系梁組合結構進行防護加固;步驟2,洞內拱底采用注漿小導管注漿加固;注漿小導管前端部呈錐形,洞內拱底以下部分管壁四周鉆四排壓漿孔,施工時,除電纜溝槽外側設置一根斜向下打入仰拱基底外,其余注漿小導管均垂直打入基底;步驟3,隧道周邊徑向采用注漿小導管注漿加固;周邊徑向的注漿小導管管壁四周鉆四排壓漿孔,施工時鋼管垂直隧道拱邊打入圍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隧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隧道穿越松散碎石棄土堆的加固處治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基礎建設快速發展,特別是公路建設領域,道路縱橫交錯,位于西南地區的公路建設活動,穿越山體越發頻繁,施工期間產生的棄土等大部分堆積在道路用地范圍不遠處。若是下次交通規劃路線通過棄土范圍,將會對設計、施工產生一定影響。棄土屬于不良土層,遇到的不良地質多種多樣的,可能是巖溶突泥突水,也可能是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巖爆,膨脹巖地層、煤系地層,高原高寒地區等,地下工程是復雜的,因此,隧道施工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
隧道快速發展也給施工帶來了新的課題,尤其是“進洞難,難進洞”是隧道施工現場經常遇到的問題。
一般隧道穿越碎石體進洞方案存在下列施工難點:
1、由于隧道洞口段位于松散坡積體中,洞口開挖清理易破壞坡積體的原有平衡狀態,引起洞口上方坡體滑塌,施工過程風險較大;
2、洞口段埋深淺,圍巖多為未固結的松散堆積物和分化巖層,普通管棚鉆進困難,塌孔、卡鉆不易成孔。洞口開挖易出現邊坡滑塌;
3、隧道洞頂坡面較陡,坡頂存在松散巖體,施工中易發生落石,危及洞口施工人員的安全;
4、坡積體覆蓋洞口范圍,松散體數量較大,清理或固結整治費用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隧道穿越松散碎石棄土堆的加固處治方法。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隧道穿越松散碎石棄土堆的加固處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隧道洞口設置填平反壓區,隧道穿越的棄土堆采用錨筋樁加聯系梁組合結構進行防護加固;
錨筋樁包括鋼管,鋼管內穿設注漿管和四個加筋體;注漿管底部開設若干小孔,四個加筋體按梅花型布置,相鄰加筋體之間通過鋼筋焊接連接,注漿管與其相鄰的加筋體和鋼筋之間焊接連接;
安裝錨筋樁前需預先鉆設安裝孔,然后吊放錨筋樁并埋設注漿管,鋼管和注漿管以及加筋體之間的間隙填充有水泥砂漿;
錨筋樁頂部縱向設置聯系梁,聯系梁嵌入地面以下不小于20cm;
步驟2,洞內拱底采用注漿小導管注漿加固;
注漿小導管前端部呈錐形,洞內拱底以下部分管壁四周鉆四排壓漿孔,施工時,除電纜溝槽外側設置一根斜向下打入仰拱基底外,其余注漿小導管均垂直打入基底;
步驟3,隧道周邊徑向采用注漿小導管注漿加固;
周邊徑向的注漿小導管管壁四周鉆四排壓漿孔,施工時鋼管垂直隧道拱邊打入圍巖。
進一步的,步驟1中,鋼管直徑127mm,壁厚6mm,安裝孔孔徑150mm。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加筋體為直徑32mm的螺紋鋼,所述鋼筋直徑為12mm,鋼筋每段長30cm,沿著螺紋鋼長度方向每間隔2m焊接一根鋼筋。
進一步的,步驟1中,若干錨筋樁組成樁排,相鄰樁排之間的排距為80cm,每個樁排內的相鄰錨筋樁之間間距為60cm。
進一步的,注漿管直徑42cm,壁厚3mm,其與相鄰的加筋體和鋼筋焊接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379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