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投放方法及其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37623.2 | 申請日: | 202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933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孫一凡;王開猛;徐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廣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51 | 分類號: | G06Q30/0251;G06Q30/0241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智遠創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媒體廣告 投放 方法 及其 通信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投放方法及其通信裝置,一方面,一種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投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劃分廣告為短廣告與長廣告,檢索是否存在紀錄,否,投放短廣告,是則判斷是否短視頻媒體,若是,判斷上一次是否投放短廣告到短視頻媒體,否則投放短廣告,若是,判斷投放次數是否大于預設值,若是,投放跳轉廣告,否則投放短廣告;若當前媒體為長短視頻媒體,判斷上一次是否投放短廣告到當前媒體,否,投放相關聯長廣告,若是,判斷投放次數是否大于預設值,若是,投放長廣告,否則投放短廣告。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采用上述方法的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通信裝置。本發明具有減少觀眾反感、提高投放效果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廣告投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投放方法及其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更好地推廣,廣告主會針對同一個品牌或商品制作不同時長的廣告素材進行推廣。隨著廣告時長的增加,廣告所攜帶的信息也逐漸增多,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也逐漸增強,所以目前的廣告時間越來越長,尤其是在傳統的電視、電影等長視頻媒體中,長達一分鐘的全屏廣告愈發多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在傳統媒體之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也變得非常流行。這些新媒體充分利用了觀眾的碎片化時間,同時也成為廣告投放的新陣地。但與傳統的長視頻相比,短視頻的時長通常只有短短幾分鐘,甚至不足一分鐘,長達一分鐘的廣告極易引起觀眾對該廣告商的反感,甚至會導致觀眾直接關閉視頻不再繼續觀看。因此,短視頻中廣告更少、時間更短。這類廣告對觀眾的正常觀看效果造成的影響較小,但攜帶的信息少,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嚴重降低了廣告的投放效果。
如何解決上述難題,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觀眾的反感、有效地提高投放效果的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投放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投放方法的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通信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跨媒體廣告投放的投放方法,包括廣告數據端、媒體端、用戶端,該投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廣告數據端根據預設標準將其內部存儲的同一品牌或商品的不同廣告素材劃分成相關聯的由時長為T1的短廣告與時長為T2的長廣告組成的兩種廣告,其中,T1T2;
S2、當用戶打開媒體端觀看視頻時,用戶端發送請求到媒體端,媒體端播放視頻并發送請求到廣告數據端,然后,媒體端在播放視頻過程中在到播放的預設時間時會播放由廣告數據端反饋回來的廣告;
其中,在步驟S2中,廣告數據端在收到媒體端發送請求后到反饋回廣告給媒體端的處理過程如下:
S21、在收到媒體端的發送請求后,廣告數據端檢索其內部是否存在投放廣告到該媒體端的記錄,如果是,進入S22,否則,投放短廣告到當前媒體端并做好記錄;
S22、廣告數據端根據預設標準判斷當前所打開的媒體端是否屬于短視頻媒體,如果是,進入S25,否則,進入S23;
S23、廣告數據端通過投放記錄判斷上一次是否為投放短廣告到當前長視頻媒體端,如果是,進入S24,否則,投放與短廣告相關聯的長廣告到當前長視頻媒體端并做好記錄;
S24、廣告數據端通過投放記錄獲取投放廣告到當前長視頻媒體端的次數并判斷投放次數是否大于預設值,如果是,投放長廣告到當前長視頻媒體端并做好記錄,否則,投放短廣告到當前長視頻媒體端并累記投放的次數;
S25、廣告數據端通過投放記錄判斷上一次是否為投放短廣告到短視頻媒體,如果是,進入S26,否則,投放短廣告到當前短視頻媒體端并做好記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廣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省廣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376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