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甘薯小象甲進行RNAi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32499.0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52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滑金鋒;陳天淵;李慧峰;黃詠梅;李彥青;廖金秀;銀捷;梁耀文;馬開彪;張世剛;王典杰;陳洪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87 | 分類號: | C12N15/87;C12N15/113;C12N15/55;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南寧東之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黃麗華;嚴涓逢 |
| 地址: | 530007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甘薯 小象 進行 rnai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甘薯小象甲RNAi裝置,還公開了一種對甘薯小象甲進行RNAi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靶標基因的序列設計和合成dsRNA;取甘薯小象甲成蟲置于的甘薯小象甲RNAi裝置中,蓋上盒蓋;將dsRNA、乙二胺四乙酸與人工飼料混合得到飼喂材料,將飼喂材料通過加樣孔加到盒體內底部,蓋上孔蓋;在25~28℃下飼養7~11d,完成對甘薯小象甲靶基因表達的RNA干擾。本發明的對甘薯小象甲進行RNAi的方法中,采用飼喂法在特定的RNAi裝置中對甘薯小象甲進行RNAi,具有干擾效率高、成功率高,有效解決了較小蟲體且具有鞘殼注射法進行RNAi死亡率高的問題,為今后進一步防治甘薯小象甲打下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對甘薯小象甲進行RNAi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上危害最嚴重的世界性檢疫害蟲,在我國南方薯區,甘薯小象甲每年可產生數代,并可以在薯塊內或野外越冬。由于甘薯小象甲世代重疊,幼蟲在薯塊內取食,成蟲主要在傍晚和夜間活動,天敵少,成蟲又具有短暫的遷飛能力,受害薯塊有惡臭和苦味,不能食用和飼用,且能導致黑斑病、軟腐病等病菌侵染而腐爛霉壞,造成甘薯產量和品質急劇下降,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目前,對甘薯小象甲的應急防治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但化學防治容易導致害蟲的抗藥性上升、甘薯上有害物質殘留、害蟲再猖獗及環境污染等問題,而且由于甘薯小象甲取食的隱蔽性等原因,很難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化學農藥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會危及包括天敵在內的非靶標生物,不可避免的會給農田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導致生態防治功能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因此,調整目前的甘薯小象甲防治策略對于防治甘薯病害具有重要意義。
RNAi (RNA interference)由外源雙鏈RNA(dsRNA)介導的特定同源基因轉錄后RNA降解過程,是近年來分子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發現。Napoli等向矮牽牛中導入更多拷貝與粉紅色色素合成有關的基因導致花朵顏色變成白色或花白色。Guo等(1995)利用正義RNA(sense RNA)和antisenseRNA技術研究秀麗新小桿線蟲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一種對甘薯小象甲進行RNAi的方法及裝置,克服背景技術中提到的不足與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甘薯小象甲RNAi裝置,包括盒體和活動頂蓋,所述盒體為底面封閉、頂部開口的中空圓柱體,為遮光體;所述活動頂蓋位于所述盒體頂端,所述活動頂蓋頂部由紗網構成,所述盒蓋頂部設有加樣孔、與加樣孔匹配的孔蓋。
優選的,上述甘薯小象甲RNAi裝置中,所述紗網為80-100目,所述加樣孔的直徑為0.3-0.5cm。
一種對甘薯小象甲進行RNAi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靶標基因的序列設計和合成dsRNA;
(2)取甘薯小象甲成蟲置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小象甲RNAi裝置中,蓋上盒蓋;
(3)將步驟(1)得到的dsRNA、乙二胺四乙酸與人工飼料混合得到飼喂材料,將飼喂材料通過加樣孔加到盒體內底部,蓋上孔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324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