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純鐵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29217.1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573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玉平;廖相巍;趙成林;張維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3/00 | 分類號: | C21C3/00;C21C7/10;C21C7/072;C21C7/068;C21C7/00;C21C7/0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亞 |
| 地址: | 114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純鐵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純鐵制造方法,包括:將鋼材爐料裝入真空感應爐的坩堝中加熱熔化,向鋼液中吹入氧氣;2)真空室密閉并抽真空,鋼液溫度≥1750℃,得到純鐵液;3)用氧槍槍頭粘取鋼液面上的熔渣,升起氧槍,使熔渣脫離鋼液;4)保持高溫和高真空度,純鐵液的純度提高到99.97%以上,氧含量控制在0.015%~0.03%;5)向純鐵液中加入鎂鐵合金進行脫氧,純鐵液的純度提高到99.999%以上;6)停止加熱,保持真空度直至純鐵液凝固成為鐵錠;7)破真空后取出鐵錠,即獲得純度為99.99%以上的超純鐵。本發明采用高真空度感應爐即可獲得純度在99.999%以上的超純鐵,制造成本低,提純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提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純鐵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純度在99.990%~99.9999%范圍內的鐵稱為超純鐵,其性能優異,常應用于高精尖產品的制造,價格昂貴(最高可達150萬元/t)。但是,目前鐵提純技術還不能完全滿足實際使用的要求。
公告號為CN101993973B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生產高純度純鐵的方法”,包括①鐵水預脫硫:將轉爐入爐鐵水硫含量控制在0.002%~0.015%;②轉爐冶煉:采用雙渣法脫磷,脫磷結束進行放渣,再換渣,吹煉結束C<0.03%,P<0.008%,并采用擋渣出鋼和鋁脫氧,掛罐溫度>1635℃;③扒渣:扒除95%以上的氧化渣;④RH深脫碳:RH進站溫度>1615℃,冶煉結束C<0.002%,Als:0.020~0.035%,出站溫度>1645℃;⑤LF深脫硫:進LF站前,加入深脫硫劑,氬氣攪拌,進入LF后加入造渣劑,大氬量攪拌,冶煉結束C<0.0025%,S<0.0015%,Als<0.010%,出站溫度1600~1605℃;⑥板坯連鑄。其生產成本低、效率高,生產出的產品純度高達99.9%以上。
公告號為CN108277316B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純鐵的生產方法”,具體如下:生產前準備,事先使用鋼水洗轉爐爐襯、洗RH真空室、洗鋼水罐;采用“雙脫雙扒”工藝對鐵水進行脫硫預處理;將脫硫預處理后的鐵水進行轉爐冶煉,在冶煉過程中進行脫磷處理,造渣材料采用活性石灰、輕燒白云石、螢石和石灰石;將轉爐冶煉后的鋼水進行LF爐冶煉,在冶煉過程中繼續進行脫磷、脫錳處理;將LF爐冶煉后的鐵水進行RH爐冶煉。其在轉爐爐后不具備扒渣設備的情況下可以生產出高級別的超純鐵,通過該方法生產出來的高級別超純鐵其成分可以達到以下標準:C≤0.002%,Si≤0.02%,Mn≤0.04%,P≤0.003%,S≤0.004%,Alt≤0.03%。
上述專利文獻中所涉及的提純方法均能夠獲得純度達99.9%的純鐵,但是其純鐵的純度達不到超純鐵的標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純鐵制造方法,無需專用設備,采用高真空度感應爐即可獲得純度在99.999%以上的超純鐵,制造成本低,提純效率高。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超純鐵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低磷低硫低碳的鋼材爐料裝入真空感應爐的坩堝中,通電加熱熔化,然后降下氧槍向鋼液中吹入氧氣,將其中的硅、錳、鉻、鈦、釩、磷元素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硅、氧化錳、氧化鉻及其他金屬氧化物上浮排除到熔渣中;鋼液中的活性氧含量≥0.080%;
2)將真空室密閉并抽真空,真空度≤10Pa,鋼液溫度≥1750℃;鋼液中的氧與碳發生碳氧反應生成CO氣體排除,鋼液中的碳含量降低到0.0001%以下;同時錳、銅、錫、硫及其它揮發性雜質元素逸出鋼液后被抽出真空室,得到純鐵液;
3)再次下降氧槍,用氧槍槍頭粘取鋼液面上的熔渣,升起氧槍后熔渣隨即脫離純鐵液;
4)保持高溫和高真空度,純鐵液中的雜質元素繼續揮發,純鐵液的純度提高到99.97%以上,氧含量控制在0.015%~0.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292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