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22139.2 | 申請日: | 202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09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啟功;王欣;曲龍;樊警雷;殷朗;馮國軍;田龍杰;林波;田云龍;高鵬;滕海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4 | 分類號: | E04G21/14;E04G21/16;B66C11/06;B66C5/02;B66C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結構 高空 載運 設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機構,包括基座、底座和用于擱置于鋼結構的多跨水平主梁的履帶,所述基座的相對兩端分別可伸縮地安裝有一所述底座,所述基座和所述底座的底部分別安裝有所述履帶,所述基座開設有豎向設置的吊裝孔;
吊梁,可移動地安裝于所述吊裝孔的上端口的相對兩側,所述吊梁可移動地安裝于提升裝置;
長度可調的驅動桿,所述基座與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之間分別斜向設置有所述驅動桿,所述驅動桿的上端鉸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驅動桿的下端鉸接于所述底座;以及
卡固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可升降地安裝有承壓板,所述卡固組件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承壓板的底部,所述卡固組件的遠離所述承壓板的一側形成有供所述水平主梁嵌設的限位通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相對設置的上框體和下框體,所述上框體和所述下框體之間連接有立柱,所述上框體的框口連通于所述下框體的框口以形成所述吊裝孔,所述吊梁的兩端分別可移動地安裝于所述上框體的相對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體與所述底座齊平,所述驅動桿的上端連接于所述上框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體的相對兩端分別連接有兩插接桿,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導向孔,兩所述插接桿分別可活動地插設于所述底座的兩導向孔中。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體的下框口的相對的兩內側壁形成有支承翼緣,所述吊梁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電動輪,所述支承翼緣支撐于所述第一電動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裝置設置于所述吊梁的下方,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的相對兩側分別向上延伸形成有側板,所述提升裝置的兩側板連接有懸挑板,懸挑板設置于所述吊梁的上方,所述懸挑板的下部安裝有第二電動輪,所述吊梁支撐于兩所述側板上的第二電動輪。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卡固組件包括:
同向設置的兩滾輪,所述滾輪的圓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滾輪的圓周方向設置一圈,兩所述滾輪的凹槽連通形成所述限位通槽;
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兩端分別可轉動地安裝于兩所述滾輪的輪軸,所述承壓板樞接于所述支承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板連接有豎向設置的螺紋套筒,所述螺紋套筒螺合有升降絲桿,所述底座開設有螺紋孔,所述升降絲桿的上端螺合于所述螺紋孔中。
9.一種如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鋼結構包括多跨水平主梁和待安裝的次梁,所述水平主梁連接于核心筒的外側,多跨所述水平主梁沿所述核心筒的周向方向設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吊裝并擱置于所述核心筒的一側的已安裝的多跨所述水平主梁上,通過調節驅動桿的長度以調節所述行走機構的長度,使得基座和底座的履帶擱置于相鄰的多跨水平主梁上;
通過移動吊梁和提升裝置以將所述次梁吊裝至所述水平主梁并安裝于相鄰所述水平主梁之間;
通過基座和底座的履帶運轉,使得所述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沿所述核心筒的周向方向移動,在所述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行走于所述核心筒的拐角處時,下降承壓板,將支撐于履帶的所述水平主梁嵌設于所述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的前端的卡固組件的限位通槽中以鎖定所述水平主梁,在鎖定所述水平主梁后,通過所述前端的靠近所述核心筒的內側的所述驅動桿收縮、所述前端的遠離所述核心筒的外側的所述驅動桿伸長以產生轉向力矩,使得所述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原地轉向,進而使得所述鋼結構高空次梁載運設備繼續吊裝所述核心筒的相鄰一側的次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2213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MR室內外區分方法
- 下一篇:一種評估雙極板排水能力的可視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