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外滲體液收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07009.1 | 申請日: | 2022-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48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潔;程艷爽;陳晨晨;張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齊勝杰 |
| 地址: | 10003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滲 體液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滲體液收集裝置,包括安裝機構、引流袋和導流管。安裝機構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卡環以及氣囊。第一收集板和第二收集板拼接成錐形罩,錐形罩覆蓋在插有引流管的創口上,錐形罩的第二端與患者的皮膚貼合。錐形罩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設置有通孔和環形槽,卡環套設于環形槽內。引流管套設于通孔內,引流管與通孔的內壁之間有間隙,氣囊設置于間隙內。第一收集板上開設有導流嘴,導流管的第一端與導流嘴連接,導流管的第二端與引流袋連接。錐形罩的第二端與患者的皮膚緊密貼合,錐形罩用于收集從切口與引流管外壁的間隙滲出引流液,避免引流液污染衣物、被套、床單等。第一收集板和第二收集板夾持引流管,安裝時無需拔插引流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外滲體液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胸、腹部手術后,大部分患者需要放置引流管,甚至有患者需要終身置管。置管的患者后期治療的過程中,引流液極易從腹壁切口與引流管外壁的間隙滲出,尤其是在患者活動的時,引流液滲出后若不及時清理,會引發創口感染,還會弄臟患者的衣服和床單。臨床上處理方法是反復更換敷料,但是明顯增加醫護人員工作量;滲液流到敷料,導致局部潮濕,污染衣物、被套、床單,明顯增加感染風險。同時,滲液刺激皮膚,增加患者不適感。并且,無法準確記錄引流量,無法收集滲液進行檢測。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和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外滲體液收集裝置,其解決了無法對外滲體液進行收集的技術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外滲體液收集裝置包括:
安裝機構、引流袋以及導流管;
所述安裝機構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卡環以及氣囊;
所述第一收集板和所述第二收集板能夠拼接成錐形罩,所述錐形罩覆蓋在插有引流管的創口上,所述錐形罩的第二端與患者的皮膚貼合,所述引流管與所述引流袋連接;
所述錐形罩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設置有通孔和環形槽,所述卡環套設于所述環形槽內;
所述引流管套設于所述通孔內,所述引流管與所述通孔的內壁之間有間隙,所述氣囊設置于所述間隙內;
所述第一收集板上開設有導流嘴,所述導流管的第一端與所述導流嘴連接,所述導流管的第二端與所述引流袋連接。
可選地,所述外滲體液收集裝置還包括固定膠貼,所述固定膠貼包括透明本體和感溫貼片,所述透明本體與所述錐形罩連接,且所述透明本粘貼在患者的皮膚上,所述感溫貼片設置于所述透明本體與患者的皮膚之間。
可選地,所述錐形罩的內壁上開設有環流槽,所述環流槽靠近所述錐形罩的第二端的端面,所述導流嘴的入口與所述環流槽連通,所述導流嘴的出口與所述導流管的第一端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一側邊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二側邊與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二側邊可拆卸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一側邊上設置有多個沿第一側邊的長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二側邊上設置有多個沿第二側邊的長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一側邊上設置有多個沿第一側邊的長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二側邊上設置有多個沿第二側邊的長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與所述第一卡槽一一對應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凸起與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對應可拆卸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上均設置有密封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070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