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基板散熱器及雙基板散熱器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99421.3 | 申請日: | 2022-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983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希望;鐘超彬;李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盛源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謝岳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馬***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基板 散熱器 制造 方法 | ||
1.雙基板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單元體,所述單元體一體成型,所述單元體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連接面;
散熱部,包括多個間隔分布的散熱齒片,所述散熱齒片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面并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面凸出;
側板,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面并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面凸出;
任一所述單元體中的所述側板與另一所述單元體中的所述基板連接,兩個所述基板和兩個所述側板共同圍出風道,所述散熱齒片設置于所述風道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散熱齒片的一側還具有連接槽,同一所述單元體中,沿多個所述散熱齒片的排列方向,所述連接槽和所述側板分別設置于所述散熱部的兩端;
任一所述單元體的所述側板的凸出端容納于另一所述單元體的所述連接槽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槽的長度方向、所述散熱齒片的長度方向以及所述側板的長度方向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單元體中,所述側板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面的高度為H1,所述散熱齒片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面的高度為H2,滿足:H1H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沿兩個所述基板的排列方向,兩個相鄰且屬于不同的所述單元體的所述散熱齒片相互間隔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體還包括加厚筋,所述加厚筋連接于所述側板朝向所述散熱部的一側,且所述加厚筋相對于所述側板朝靠近所述散熱部的方向凸出;
所述單元體還具有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孔為盲孔,且所述第二連接孔的開口端設置于所述側板遠離所述散熱部的一側;對于同一所述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孔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側板中,所述第二連接孔的另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加厚筋中。
7.雙基板散熱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得兩個單元體,其中,所述單元體一體成型,所述單元體包括基板、散熱部和側板,基板具有第一連接面,所述散熱部包括多個間隔分布的散熱齒片,所述散熱齒片和所述側板均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面,且均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面凸出;
將兩個所述單元體連接,使任一所述單元體中的所述側板與另一所述單元體中的所述基板連接,并使所述散熱齒片位于兩個所述側板和兩個所述基板圍出的風道中,從而形成雙基板散熱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擠壓成型工藝制得所述單元體。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連接槽,將兩個所述單元體連接具體還包括:
將任一單元體的側板的凸出端設置于另一單元體的連接槽中。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基板散熱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兩個所述單元體連接具體還包括:通過攪拌摩擦焊的方式,將任一單元體的側板與另一單元體的基板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盛源機電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盛源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9942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相間間隔棒安裝工具及其安裝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無針注射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