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目標梯度效應的移動群智感知長期用戶保留機制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94312.2 | 申請日: | 2022-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425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佳琦;劉楠琦;李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長沙軒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李崇章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目標 梯度 效應 移動 感知 長期 用戶 保留 機制 | ||
本公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基于目標梯度效應的移動群智感知長期用戶保留機制,屬于計算技術領域,具體包括:步驟1,構建移動群智感知環境,其中,所述移動群智感知環境包括平臺和用戶集合;步驟2,所述平臺為所述用戶集合內的所有用戶發放目標卡;步驟3,當所述平臺發布感知任務后,根據目標梯度函數計算用戶獲勝因子,并根據獲勝者選擇標準分配任務,獲勝用戶完成任務后結算任務報酬并更新其目標卡;步驟4,所述平臺根據用戶在當前輪的任務申請信息和其對應的目標卡計算失敗危險系數并據此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校正。通過本公開的方案,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保障群智感知平臺中用戶的保留率和用戶保留機制的長期有效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實施例涉及計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目標梯度效應的移動群智感知長期用戶保留機制。
背景技術
目前,移動群智感知是一種通過利用用戶的智能手機或可穿戴移動設備進行大規模數據收集的感知數據收集方式。移動群智感知已經應用于許多場景,如環境監測、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為了保證移動群質感應用的長期有效運行,需要大量用戶在長時間內進行多次收集數據。
然而執行移動群智感知任務需要消耗用戶移動設備的電池、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等資源,同時長期參與要求可能影響參與者的日常計劃,若缺乏足夠的動力,則用戶會退出感知平臺,從而無法招募足夠的參與者執行感知任務,因此需要有效的移動群智感知長期用戶保留機制。
目前,傳統用戶保留機制大多數采用拍賣、博弈等方式,在用戶被選為感知任務參者后,通過金錢獎勵補償用戶的感知成本。這些機制通常以單次效用最大化為目的進行激勵,而以單次優化為目標的用戶保留機制可能導致如下情況,即在長期參與背景下,部分不滿足單輪最優的用戶很少能被選為參與者,最終由于多次無法被選為參與者而失去參與興趣徹底退出平臺,無法維持用戶的保留率。隨著部分用戶的退出,可能導致某些任務在長期過程中,因用戶不足而無法收集足夠的數據,最終逐漸的影響激勵效果,即無法保障用戶保留機制的長期有效性。部分長期用戶保留機制研究仍以單輪優化為基礎,在長期中重復單輪優化結果,無法解決傳統激勵可能導致的問題。部分研究將報酬根據時間段分多次支付以達到長期,但基于傳統期望效用的機制,為取得更好的長期激勵效果,無法保障能在不增加平臺成本的情況下,提高用戶效用和長期社會福利。
可見,亟需一種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保障群智感知平臺中用戶的保留率和用戶保留機制的長期有效性的基于目標梯度效應的移動群智感知長期用戶保留機制。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目標梯度效應的移動群智感知長期用戶保留機制,至少部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成本控制和用戶保留率較差的問題。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目標梯度效應的移動群智感知長期用戶保留機制,包括:
步驟1,構建移動群智感知環境,其中,所述移動群智感知環境包括平臺和用戶集合;
步驟2,所述平臺為所述用戶集合內的所有用戶發放目標卡;
步驟3,當所述平臺發布感知任務后,根據目標梯度函數計算用戶獲勝因子,并根據獲勝者選擇標準分配任務,獲勝用戶完成任務后結算任務報酬并更新其目標卡;
步驟4,所述平臺根據用戶在當前輪的任務申請信息和其對應的目標卡計算失敗危險系數并據此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校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943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