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VAV-ECMO模式的分流控制系統、方法及ECMO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93526.8 | 申請日: | 2022-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18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任迪;譚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轉化醫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16 | 分類號: | A61M1/16;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眾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李志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vav ecmo 模式 分流 控制系統 方法 設備 | ||
本公開涉及體外膜肺氧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VAV?ECMO模式的分流控制系統、方法及ECMO設備。包括:第一流量傳感器,設置于第一動力泵的輸出端與分流接頭之間,并與ECMO主機信號連接,用于實時監測第一動力泵輸出的流量;第二動力泵,設置于第二分流管上,用于調節第二分流管的流量;第二流量傳感器,設置于第二分流管上,并設置于第二動力泵的輸出端之后,用于實時監測第二分流管的流量;分流控制模塊,根據第一流量信號、第二流量信號以及參考分流比例形成分流控制信號向第二動力泵發送,以控制第二分流管的流量。通過實時監測主管路和分流管路的血液流量,并根據預設的參考分流比例自動調節分流管路的血液流量,向患者提供穩定的體外呼吸與循環支持。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體外膜肺氧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VAV-ECMO模式的分流控制系統、方法及ECMO設備。
背景技術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即體外膜肺氧合,是把血液從患者體內引流出來,在體外進行氧合后再回輸到體內,起到替代患者心、肺功能的設備,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是搶救危重癥患者的一項生命支持技術。臨床根據患者心臟和/或肺臟功能受損情況,選擇VA-ECMO模式或VV-ECMO模式進行支持,ECMO設備的模式應根據患者病因、病情靈活選擇,一般而言,VV-ECMO模式為肺替代方式,VA-ECMO模式為心肺聯合替代方式,圖1所示為典型的VA-ECMO模式下的循環過程:分別對股動脈b2和股靜脈b1進行插管,動力泵從下腔靜脈經股靜脈導管b1中引流出氧含量低的血液進入ECMO設備101的氧合器,經過氧合器后富含氧的血液通過股動脈b2回到主動脈b7內,同時,右心b4的另一部分血液經過肺b5,再通過左心進b6入動脈系統,左心b6泵出的血液與氧合后后血液經過體循環回到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中,最后通過上下腔靜脈回到右心b4。
在臨床使用中,存在部分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及使用VA-ECMO后出現“南北綜合征”的患者,如果患者肺功能不全,那么右心的另一部分血液經過肺循環氧合后,左心噴射進入動脈系統的血液是相對低氧的,這可能導致患者的上半身缺氧,大腦、心臟等高耗氧器官均可能出現缺氧,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需要增加一條分流管供血,即采用VAV-ECMO模式,將經氧合器后富含氧的血液一分為二,分別回流到患者上腔靜脈b3和股動脈b2內,才能滿足臨床對臟器功能支持的需求。目前應用VAV-ECMO模式時,對于分流管路的流量控制方法是采用止血鉗或其他方法鉗夾分流管路,縮小分流管路管腔的方法進行流量控制,無法做到精確控制血液流量,并且ECMO主管的流量是動態變化的,鉗夾方法無法做到分流管的流量動態調整。因此,現亟需一種可以自動調節回流到患者上腔靜脈和股動脈的血液流量的方法和裝置,使得兩條分流管路能夠合理地分配氧合后血液,避免患者出現上半身缺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用于VAV-ECMO模式下的分流控制系統、方法及ECMO設備。
根據本公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VAV-ECMO模式的分流控制系統,應用于ECMO設備上,所述ECMO設備包括ECMO主機、氧合器、第一動力泵、引流管、第一分流管及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動力泵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引流管,所述第一動力泵的輸出端通過分流接頭分別連接所述第一分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包括:
第一流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第一動力泵的輸出端與所述分流接頭之間,并與所述ECMO主機信號連接,用于實時監測所述第一動力泵輸出的流量;
第二動力泵,設置于所述第二分流管上,用于調節所述第二分流管的流量;
第二流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第二分流管上,并設置于所述第二動力泵的輸出端之后,用于實時監測所述第二分流管的流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轉化醫學研究院),未經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轉化醫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935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打飯機
- 下一篇:一種高鈣大米精加工裝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