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攝影鏡頭組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92297.8 | 申請日: | 2019-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5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郭子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先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8 | 代理人: | 張覲;趙霞兵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攝影 鏡頭 | ||
1.一種光學攝影鏡頭組,其特征在于,包含九片透鏡,該九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以及第九透鏡,該九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
其中,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至少一片透鏡的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且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入瞳孔徑為EPD,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1.50毫米TL20.0毫米;
0.70f/EPD2.60;
0.60TL/ImgH3.20;以及
41.1度≤HFOV80.0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攝影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入瞳孔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
2.70毫米TL13.0毫米;以及
0.80f/EPD2.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攝影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每兩個相鄰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的最大值為ATmax,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各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的最小值為C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0.8ATmax/CTmin6.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攝影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于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該第九透鏡像側表面至該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
1.0CT1/T1260.0;以及
2.0ImgH/BL2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攝影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入瞳孔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
0.65TL/EPD5.5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攝影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光學攝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i透鏡的焦距為fi,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各透鏡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中的最大值為Ymax,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各透鏡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中的最小值為Y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1.5Σ|f/fi|10.0,其中i=1、2、3、4、5、6、7、8、9;以及
2.0Ymax/Ymin5.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攝影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至少三片透鏡為塑膠材質且各自的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第i透鏡物側表面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Ii1,第i透鏡像側表面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Ii2,第i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i1,第i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i2,該光學攝影鏡頭組中至少一片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滿足下列條件:
0.10YIij/Yij0.90,其中i=1、2、3、4、5、6、7、8或9,j=1或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9229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