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古潛山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恢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90782.1 | 申請日: | 202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602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長貴;尤麗;李興;江汝鋒;徐守立;王麗君;鄭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N33/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劉瑤云 |
| 地址: | 100027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潛山 天然氣 動態 過程 恢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古潛山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恢復方法,先基于天然氣同位素、包裹體激光拉曼與GOI指數,對比落實主力烴源巖區與主運移方向;再進行溫度史、埋藏史、生排烴史的正反演結合,確定油氣充注期次與主充注期;之后進行古構造恢復;然后再基于儲層包裹體GOI指數與古構造特征,綜合恢復古運移路徑與古氣水界面;最后進行天然氣聚集?逸散過程恢復,定量確定逸散量,完成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的恢復。本發明首次應用宏、微觀多方法,基于反演回剝、正演模擬定量耦合動態恢復了成藏過程,提高了成藏研究精度與準確度,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推廣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勘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古潛山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恢復方法。
背景技術
瓊東南盆地深水區松南低凸起已發現中生界潛山氣藏規模較小、豐度低,未具有商業性。前人研究,提出了天然氣長距離側向運聚成藏模式,認為構造脊和輸導砂體是中生界潛山天然氣運聚的關鍵要素,對潛山天然氣成藏過程和富集規律認識不清,潛山勘探領域拓展受阻。
油氣動態成藏過程恢復一直是石油地質領域的前沿和難點,以往多采用儲層流體包裹體、油氣地球化學分析、儲層壓力恢復以及數值模擬等單一或某兩種方法定性組合研究,且對應應用于常規碎屑巖油氣田中,對于古潛山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恢復研究甚少,導致該領域研究缺失,阻礙了潛山勘探領域的拓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古潛山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恢復方法,揭示了盆地中生界潛山成藏過程、成藏規律及成藏主控因素,建立適合地區地質條件的技術方法,為該領域突破提供地質依據與支撐技術。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古潛山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恢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基于天然氣同位素、包裹體激光拉曼與GOI指數,對比落實主力烴源巖區與主運移方向;
S2、根據落實的主力烴源巖區與主運移方向,進行溫度史、埋藏史、生排烴史的正反演結合,確定油氣充注期次與主充注期;
S3、根據確定的油氣充注期次與主充注期,進行古構造恢復;
S4、古構造恢復后,基于儲層包裹體GOI指數與古構造特征,綜合恢復古運移路徑與古氣水界面;
S5、根據古運移路徑與古氣水界面,進行天然氣聚集-逸散過程恢復,定量確定逸散量,完成天然氣動態成藏過程的恢復。
進一步,步驟S1中,對比落實主力烴源巖區與主運移方向的具體過程如下:
基于天然氣碳同位素的組分對比分析,分析天然氣成熟度及類型,明確是否為同一氣源及主運移方向;
對基于天然氣碳同位素、伴生凝析油標志化合物與圍區烴源巖顯微組構、古生物、巖礦地球化學特征的古環境進行綜合分析,以天然氣乙烷碳同位素、伴生凝析油標志化合物,判別源巖干酪根類型,以源巖顯微組構分析母質類型(如鏡質組、腐泥組等及定量百分含量),基于古生物類型(如有孔蟲、孢粉等及定量比例分析)確定古水深、古氣候環境,并綜合區域沉積相分析,確定氣源區及氣源區主體有機質類型,明確主力烴源巖分布區;
觀察不同鉆井、不同深度儲層烴類氣包裹體,定量估算油氣包裹體GOI數值,結合天然氣碳同位素差異對比,以GOI值橫、縱向由高到低分布規律,明確構造主運移方向,落實烴源巖分布區。
進一步,步驟S2中,進行溫度史、埋藏史、生排烴史的正反演結合,確定油氣充注期次與主充注期的具體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907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摩托車雙重防盜裝置
- 下一篇:一種MEMS器件的應力緩沖封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