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90128.0 | 申請日: | 202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66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琴;張莉;李菁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1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趙琪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建筑材料領域?;炷涟ㄒ韵沦|量份數的組分:水泥1份、粉煤灰(FA)4.44~5.47份、水1.55~1.8份、石英砂1.11~1.3份、聚乙烯醇纖維(PVA)0.111~0.1334份、硅灰(SF)0.125~0.2份、減水劑0.024~0.027份、聚醚類減縮劑(SRA)0.09份和低堿液體速凝劑(LAA)0.04~0.055份。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低碳排、低堿性、高抗滲、低干縮可噴可泵高性能混凝土,解決了地下和水工工程大規模運用水泥基復合材料的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隨著對基礎設施的大力建設,地下及水工工程建設得到了大力發展。由于實際工程所處的環境較復雜、施工過程中操作不規范以及普通混凝土硬化后粗骨料之間產生縫隙、溫度收縮或在變形過程中受到的應力超過自身極限拉伸應變等原因,導致地下及水工工程廣泛出現開裂及滲漏水等病害現象,危及其正常使用。然而普通混凝土由于其具有脆性大、韌性差、低延性及裂縫控制能力差等缺陷通常會導致結構開裂,從而會降低結構的承載力及安全性。
目前,普通混凝土仍是地下工程和水工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地下和水工工程體量大,需大量采用泵送和噴射混凝土進行施工。通常,滿足噴射施工的混凝土均能滿足泵送施工的要求。噴射混凝土借助噴射機械,利用高壓,將混凝土通過管道輸送并以高速噴射到需要加固的表面上凝結硬化。噴射施工省去支模、澆筑和拆模工序,可節省人力、縮短工期。然而,現有用于地下和水工結構的混凝土材料為滿足混凝土抗滲等級的要求,一般水灰比小、孔隙率較小,流動性能差,噴射易堵管,噴射后無法快速凝結,回彈率較大,即不能同時滿足抗滲、干縮和可噴可泵性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混凝土同時滿足抗滲、干縮和可噴可泵性的要求。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凝土,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水泥1份、粉煤灰4.44~5.47份、水1.55~1.8份、石英砂1.11~1.3份、聚乙烯醇纖維0.111~0.1334份、硅灰0.125~0.2份、減水劑0.024~0.027份、聚醚類減縮劑0.09份和低堿液體速凝劑0.04~0.055份。
優選地,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水泥1份、粉煤灰5.47份、水1.8份、石英砂1.3份、聚乙烯醇纖維0.1334份、硅灰0.2份、減水劑0.027份、聚醚類減縮劑0.09份和低堿液體速凝劑0.04份。
優選地,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水泥1份、粉煤灰5.125份、水1.69份、石英砂1.23份、聚乙烯醇纖維0.125份、硅灰0.125份、減水劑0.025份、聚醚類減縮劑0.09份和低堿液體速凝劑0.04份。
優選地,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水泥1份、粉煤灰4.44份、水1.55份、石英砂1.11份、聚乙烯醇纖維0.111份、硅灰0.2份、減水劑0.024份、聚醚類減縮劑0.09份和低堿液體速凝劑0.04份。
優選地,所述低堿液體速凝劑為鋁酸鹽型低堿液體速凝劑。
優選地,所述石英砂的粒徑為0.2~0.4mm。
優選地,所述聚乙烯醇纖維的長度為12mm,直徑為39μ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水泥、石英砂、粉煤灰和硅灰混合進行干拌,得到干拌料;
將部分水、部分減水劑、部分聚醚類減縮劑和所述干拌料混合,得到濕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901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