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86837.1 | 申請日: | 202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99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潘棟超;耿燕;李彭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棟超;李彭濤 |
| 主分類號: | A61B5/03 | 分類號: | A61B5/03;A61M25/14;A61M39/22;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領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顱內壓 實時 監測 系統 | ||
1.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外置引流管路(1)前端的第一三通閥(5),所述第一三通閥(5)的第一端用于與腦室引流管連接,所述第一三通閥(5)的第二端與外置引流管路(1)的前端連接,所述外置引流管路(1)的后端連接引流袋(4),所述第一三通閥(5)的第三端設置有壓力傳感器(23),所述壓力傳感器(23)與控制器(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傳感器(23)與所述第一三通閥(5)為拆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三通閥(6),所述第二三通閥(6)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三通閥(5)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三通閥(6)的第一端用于與腦室引流管連接,所述第二三通閥(6)的第三端用于與外部注射管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上還設置有流量調節器(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包括均與主控芯片連接的傳感器接口(8)和顯示屏接口電路(9),所述傳感器接口(8)用于與壓力傳感器(23)連接,所述顯示屏接口電路(9)包括開關管MOS3,所述開關管MOS3的第一端用于與3.3V電源連接,所述開關管MOS3的第二端用于與顯示屏的供電端連接,所述開關管MOS3的控制端與所述主控芯片連接,
所述顯示屏接口電路(9)還包括開關管Q2,所述開關管Q2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開關管Q2的第二端用于與顯示屏的背光引腳連接,所述開關管Q2的控制端與所述主控芯片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還包括自動關機電路(10),所述自動關機電路(10)包括開關管MOS1、升壓芯片U2、開關管Q1、二極管D2和按鍵PWR,所述開關管MOS1的第一端用于與電池BAT連接,所述開關管MOS1的第二端與所述升壓芯片U2的供電端連接,所述開關管MOS1的控制端與所述二極管D2的陽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2的陰極與按鍵PWR的一端連接,所述按鍵PWR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鍵PWR遠離地的一端還通過電阻R12連接3.3V電源,
所述開關管Q1的控制端與所述主控芯片連接,所述開關管Q1的第一端與所述開關管MOS1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開關管Q1的第二端接地。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池電壓監測電路(11),所述電池電壓監測電路(11)包括串聯的電阻R25、電阻R26,以及開關管Q4,
所述電阻R25的一端與所述開關管MOS1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電阻R26的一端與所述開關管Q4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開關管Q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開關管Q4的控制端與所述主控芯片連接,所述電阻R25和所述電阻R26的串聯點與所述主控芯片的AD通道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還包括USB通信電路(12),所述USB通信電路(12)包括USB接口端子和穩壓芯片U7,
所述USB接口端子的電源引腳用于與外部電源VCC_USB連接,
所述穩壓芯片U7的電源輸入端與所述USB接口端子的電源引腳連接,所所述穩壓芯片U7的電源輸出端作為3.3V電源。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還包括WIFI通信電路(13),所述WIFI通信電路(13)包括接口芯片U1和開關管MOS2,所述開關管MOS2的第一端用于與3.3V電源連接,所述開關管MOS2的第二端與所述接口芯片U1的供電端連接,所述開關管MOS2的控制端與所述主控芯片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顱內壓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還包括LORA通信電路(14),所述LORA通信電路(14)包括接口芯片U6和開關管MOS4,所述開關管的第一端用于與3.3V電源連接,所述開關管MOS4的第二端與所述接口芯片U6的供電端連接,所述開關管MOS4的控制端與所述主控芯片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棟超;李彭濤,未經潘棟超;李彭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868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