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77728.3 | 申請日: | 202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47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龍;高香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利柏(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N5/00 | 分類號: | A23N5/00;B07B9/00;B07B1/28;B07B1/46;B07B7/01 |
| 代理公司: | 寧波海曙甬睿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鄧肇升 |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殼 分離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屬于農產品深加工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分離裝置本體,分離裝置主體由大振篩、第一道風機、原料提升機、第二道風機、小振篩、第三道風機、第四道風機、傳送帶和平振篩組成,大振篩的內部設置有兩層篩網,清理分級的火麻仁通過研磨式脫殼機進行脫殼處理,再對脫殼的混合物料進行再次篩選除皮,將分選出來的火麻仁返回脫殼研磨式脫殼機,然后進行二次篩選除皮,篩選的火麻仁經過若干次反復分選處理,將混合物料中的大皮、小皮及各種雜質分離出去,最后將分選出來的符合質量標準的火麻仁進行定量包裝即得到成品火麻仁,工序之間采用機械化連接也提高了生產效率,能夠進行連續性的機械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深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火麻仁又稱麻仁,是大麻、線麻的果實。體型呈瘦果卵圓型,長4-5mm,質硬,灰褐色,有細網狀紋,為宿存的黃褐色苞片所包裹,果期7-8月,它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種植歷史悠久且廣泛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華南等地,曾被列為“五谷”之一,這種植物果實可入藥,是中國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藥食兩用”的醫藥保健食品,百益而無一害。現代研究表明,火麻仁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50%的油脂以及膳食纖維等,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抗炎、抗氧化、改善記憶等作用。脫殼后的火麻仁含有很高的火麻蛋白。火麻蛋白能夠改善營養,調血糖,也可以增強機體抗疲勞和免疫功能且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同時火麻仁富含人體所必須的各種氨基酸,其中高含量的精氨酸和組氨酸對兒童期的腦組織發育非常重要。
火麻仁是傳統的一味中藥,古老的脫皮方法都是手工磋磨,隨著近年來人們對火麻食用價值的認識和開發,機械加工已經逐漸取代了手工加工方式,由于火麻仁皮比較厚,脫完殼后皮仁比重幾乎相等,所以火麻仁的皮仁分離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關。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包括分離裝置本體,所述分離裝置本體包括用于研磨火麻脫殼的研磨式脫殼機和用于篩分處理火麻脫殼的分離裝置主體;
所述分離裝置主體由大振篩、第一道風機、原料提升機、第二道風機、小振篩、第三道風機、第四道風機、傳送帶和平振篩組成;
所述大振篩的內部設置有兩層篩網,所述小振篩和平振篩的內部均設置有一層篩網。
為了分別方便將混合料中的大殼、未完全脫殼火麻與整粒的火麻篩分到篩網上方,便于進行再次研磨加工,作為本發明的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優選的,所述大振篩的上端面開設有原料進料口,所述大振篩的內部設置兩側篩網,所述大振篩前端面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分別連通有上出口端和下出口端。
為了實現連續性的機械化生產的目的,作為本發明的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優選的,所述第一道風機的后端面連通有垂直回料出口管道,所述垂直回料出口管道后端面連通有第一連接管道,所述第一連接管道的另一端與上出口端連通,所述第一道風機的下端面開設有大殼出口,所述原料提升機位于垂直回料出口管道的正下方。
為了便于將火麻仁與小殼分離,作為本發明的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優選的,所述第二道風機的后端面連通有垂直輸送出口管道,所述垂直輸送出口管道的后端面連通有第二連接管道,所述第二連接管道的另一端與下出口端連通,所述第二道風機的下端開設有小殼出口。
為了方便將第二道風機篩出的物料直接輸送到小振篩內進行篩分處理,作為本發明的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優選的,所述小振篩的上端面開設有篩料進料口,所述小振篩的右側從前至后依次連通有篩料第一出口和篩料第二出口,所述垂直輸送出口管道位于篩料進料口的正上方。
為了使火麻仁的篩分質量提高,作為本發明的火麻脫殼皮仁分離裝置優選的,所述第三道風機的后端面連通有第一混料出口管道,所述第一混料出口管道的后端面連通有第三連接管道,所述第三連接管道的另一端與篩料第一出口連通,所述第三道風機的下端開設有第一碎殼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利柏(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利柏(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777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