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道路的邊墻不等高U型槽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77637.X | 申請日: | 202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08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坤;孫愛斌;張國祥;辛建忠;鄭永紅;盧業旭;李超;何宏偉;張雪磊;陳東升;周劍;李婧;鄭威;吳海剛;于進慶;管朝鵬;趙津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3/00 | 分類號: | E01C3/00;E01C3/06;E01C11/22;E02D17/04;E02D3/10;E03F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蘭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東麗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道路 不等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道路的邊墻不等高U型槽結構,包括混凝土底板,以及底板的左邊墻和右邊墻,左邊墻的高度高于右邊墻高度。在左邊墻內側設置有邊溝或蓋板溝,在左邊墻外側且沿道路縱向鋪設縱向透水管,沿道路縱向設置多根豎向透水管的底端與連通,沿道路縱向前后間隔設置的多根橫向水管的一端與縱向透水管的下部連通,另一端與邊溝或蓋板溝下部連通。通過縱橫向排水系統排泄道路U型槽邊墻外側地下水,降低了邊墻外側承受的水壓力,對邊墻尺寸進行優化,降低工程投資。該邊墻不等高U型槽作為一種新型的結構形式,能夠適用于各種地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道路支擋結構,尤其涉及邊墻不等高U型槽結構。
背景技術
公路或市政道路下穿高鐵橋梁或高等級公路橋梁的立交工程越來越多,U型槽支擋結構又稱為封閉式路塹結構,在地下水位較高以及不具備放坡的下挖路段應用較多,該結構具有防水性能好、剛度大、耐久性好以及收坡支擋效果好等特點。
U型槽一般由兩側等高度的邊墻以及底板構成,U型槽的邊墻一般可視為單懸臂結構,該結構需要承受墻后的水壓力和土壓力,由于常規的U型槽結構邊墻高度相同,承受的水平方向的水土壓力也相同,故一般U型槽設計過程中不考慮水平滑移的影響。然而在實際工程中,由于U行槽結構設計要結合現場地形條件,U型槽兩側地面高差較大的情況經常出現,如果做成等高度邊墻U型槽,地面高程較低一側U型槽邊墻外側需要回填土體以保證兩側水土壓力一致,防止U型槽發生側向移動。同時兩側邊墻均需要按照最高的填土高度來考慮水土壓力,邊墻尺寸較大,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浪費,且U型槽與周圍地表沒有有效結合,影響外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既能保證U型槽不會發生側向移動,又降低了工程投資,同時與周圍地形緊密結合,美觀性更強的邊墻不等高U型槽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道路的邊墻不等高U型槽結構,包括設置在路面下方的混凝土基板,所述的混凝土基板的底面為凸隼結構;在所述的混凝土基板的左側、右側分別設置有左邊墻和右邊墻,所述的左邊墻和右邊墻的頂面高于地面,所述的左邊墻處地面高程高于右邊墻處地面高程,所述的左邊墻的高度高于右邊墻高度,左邊墻、混凝土基板和右邊墻之間形成U型槽,左邊墻和右邊墻的高度設置為地表水不能進入U型槽內;
在左邊墻內側的混凝土基板的頂面上設置有邊溝或蓋板溝,在所述的左邊墻外側且沿道路縱向鋪設有縱向透水管,沿道路縱向前后間隔設置的多根豎向透水管的底端與縱向透水管連通,所述的多根豎向透水管沿豎直方向設置,沿道路縱向前后間隔設置的多根橫向水管的一端與縱向透水管的下部連通并且另一端與邊溝或蓋板溝下部連通且多根橫向水管向邊溝或蓋板溝一側向下傾斜,在縱向透水管的上部外壁上開有多個透水孔,在所述的多根豎向透水管遠離左邊墻一側的側壁上開有多個透水孔;在所述的左邊墻外壁處回填有砂夾卵石反濾層,在砂夾卵石反濾層頂部設置有夯填黏土封水層,所述的夯填黏土封水層的頂面與地面平齊。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縱橫向排水系統排泄道路邊墻外側地下水,進而降低了邊墻外側承受的水壓力,可以對邊墻尺寸進行優化,降低工程投資。該結構同樣適用于常規的邊墻等高的U型槽結構。
(2)通過降低邊墻一側的水壓力,保證兩側邊墻承受的水平推力不會相差過大,可以降低U型槽承受的水平推力。
(3)通過設置一定數量的凸隼,增加了U型槽的抗滑性能。
(4)該邊墻不等高U型槽能夠適用于各種地形,工程應用前景非常廣泛,在我國高鐵、高速公路、甚至市政和建筑等建設中均具有廣闊應用空間和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道路的邊墻不等高U型槽結構的斷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776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WLTC循環冷啟動階段的能量控制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手動動物爪子消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