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76048.X | 申請日: | 202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462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嵇國軍;王立軍;盛春;蔣勇;董偉;萬耀明;甘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3/10 | 分類號: | F26B23/1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孫力堅 |
| 地址: | 21420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藻 方法 | ||
1.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常溫下將濕藍藻與干料在混料器(2)中均勻混合,濕藍藻含水率75%~95%,混合后形成含水率35%~55%的干濕混合料;
第二步:將干濕混合料經進料螺旋裝置(3)輸送至干化機(10)中,干濕混合料在干化機(10)中被連續攪拌同時與蒸汽管束進行換熱,蒸汽管束中通入155~190℃的蒸汽;
第三步:干濕混合料在攪拌、換熱的同時向著干化機(10)出口推送,形成6%~15%的高溫干料并輸送至出料螺旋裝置(9);
第四步:出料螺旋裝置(9)中的高溫干料分為兩路,一路經返料螺旋裝置(11)輸送回混料器(2)與濕藍藻混合,另一路輸送至粉碎機(7)進行粉碎;
第五步:粉碎后的高溫干料由空氣冷卻器(8)進行空冷,而后經布袋除塵器(6)后儲存至干藻泥倉(1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濕藍藻由密封罐車輸送放料至藍藻倉(14),通過藍藻倉(14)底部的管路,在泵的泵送作用下將濕藍藻輸送至混料器(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機(10)為旋轉式蒸汽干化機,干化機(10)內設置有平料板和向著出口延伸的斜料板,旋轉的同時由平料板將干濕混合料連續地抄起進行攪拌,使得干濕混合料與蒸汽管束接觸烘干,旋轉的同時由斜料板將干濕混合料逐步向出口輸送;所述干濕混合料在干化機(10)中從入口至出口的時間為12min~18min。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機(10)蒸汽管束中流通的蒸汽為低壓蒸汽,其壓力為0.5~0.6MPa。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束輸入端的蒸汽由外部輸入蒸汽經減溫減壓器(1)后獲得,蒸汽管束輸出端的蒸汽經疏水冷卻器(5)連通至凝結水箱(4)中,在泵送作用下將凝結水箱(4)中50~90℃的減溫水輸送至減溫減壓器(1);所述減溫水與外部輸入蒸汽共同作為減溫減壓器(1)的輸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機(10)中干濕混合料在與蒸汽管束換熱過程中產生的廢氣,輸送至旋風分離器(12)進行蒸汽和干濕混合料的分離;所述廢氣中分離出的干濕混合料經風機輸送至返料螺旋裝置(11),廢氣中分離出的蒸汽則輸送至后處理裝置(13)進行尾氣處理后排放。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螺旋裝置(9)中一路高溫干料經風送裝置輸送至粉碎機(7),另一路高溫干料經返料螺旋裝置(11)進行循環混合,高溫干料經風送出料和循環混合出料的比例低于2:8。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濕藍藻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塵器(6)頂部由引風機作用輸出粉塵,粉塵經管路連接至干化機(10)輸出的廢氣管路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7604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