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體發酵豆粕制備大豆苷元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74535.2 | 申請日: | 202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814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鳳忠;張娜娜;范蓓;佟立濤;郭欣欣;劉佳萌;孫晶;李淑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P17/06 | 分類號: | C12P17/06;C12N1/20;C12R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張丹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體 發酵 豆粕 制備 大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固體發酵豆粕制備大豆苷元的方法,該方法使用含有豆粕的固體培養基培養鏈霉菌,得到大豆苷元;所述鏈霉菌為磚紅鏈霉菌CGMCC No.21851。實驗證明,采用本發明的固體發酵培養基,在29℃下固體發酵培養磚紅鏈霉菌CGMCC No.21851,9天,大豆苷元的含量可從17.62mg/kg增加到369.56mg/kg,含量提高約21倍。本發明可用于利用大豆副產物生產大豆苷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固體發酵豆粕制備大豆苷元的方法,該方法使用含有豆粕的固體培養基培養鏈霉菌,制備大豆苷元。
背景技術
大豆苷元(daidzein)是大豆的重要的活性物質,也是大豆異黃酮的主要組分,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研究證明其主要功效有:顯著抗腫瘤、降低酒精依賴度、抑制白血病細胞和黑色素瘤細胞生長;擴張血管并降低血壓;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防止骨質疏松。如雌激素樣作用、抗氧化、調節細胞周期等,其營養生理功能日益受到重視并被廣泛研究。大豆苷元主要與葡萄糖基相結合以大豆苷的形式存在,而大豆苷元的存在形式對其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有著顯著的影響。研究表明,大豆苷元比大豆苷具有更好的吸收率,將大豆苷轉化為大豆苷元能顯著提高其吸收效率和生物利用度,體外實驗也表明,大豆苷元比大豆苷具有更好的雌激素樣生物活性。大豆中95%-99%的大豆苷元都是以苷的形式存在,大豆苷元含量很少,使得大豆苷元的制備比較困難。
目前,工業上主要采用化學酸水解發生產大豆苷元,但化學提取方法污染較為嚴重、溶劑提取率低和結合型大豆苷元不穩定等特點,因而如何以較為低廉的成本、污染較低的方法生產大豆苷元成為大豆苷元生產工藝該進的重要方向。豆粕是大豆的主要加工副產物,近年來豆粕產量呈上升趨勢,2020年約為7840萬噸。但豆粕多用于飼料加工,為了擴大和開發植物資源,對豆粕的深加工利用越來越重視。為了開發一種經濟有效的大豆苷元生產方法,提高豆粕的附加值,通過自身篩選獲得一株磚紅鏈霉菌,能夠將豆粕中高含量的大豆苷元轉化為染料木素,顯著提高豆粕中大豆苷元的含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通過固體發酵高效地制備大豆苷元,即如何提高固體發酵制備大豆苷元的得率。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制備大豆苷元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制備大豆苷元的方法,包括使用含有豆粕的固體培養基培養磚紅鏈霉菌,得到大豆苷元;所述磚紅鏈霉菌為CGMCC No.21851。
上述方法中,所述固體培養基由淀粉、NaCl、豆粕和水組成。上述方法中,所述淀粉為玉米淀粉。
所述固體培養基組成配比為:50-150重量份豆粕:0.5-2.5重量份淀粉:0.2-1.0重量份NaCl:60-150重量份的水,其中豆粕目數為4-24目。
所述培養基組成配比為:100重量份豆粕:1.5重量份淀粉:0.3重量份NaCl:100重量份的水,其中豆粕目數為14目。所述培養基中的水可為蒸餾水。
上述方法中,所述培養的培養條件可為接種2%-8%的種子培養基,19-39℃、培養1-14天。
上述方法中,所述培養條件具體可為接種5%的種子培養基,29℃、培養9天。接種量均以體積百分比計算。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法提供可以用于生產大豆苷元的培養基。
本發明所提供的用于生產大豆苷元的培養基為上述固體培養。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用于生產大豆苷元的固體發酵條件為上述固體發酵條件。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磚紅鏈霉菌的應用。
本發明所提供的磚紅鏈霉菌的應用為磚紅鏈霉菌在固體發酵生產大豆苷元中的應用,所述磚紅鏈霉菌為CGMCC No.2185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745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