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活動斷裂可調節軌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74400.6 | 申請日: | 202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59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郭松峰;祁生文;何滿潮;周輝;鄒宇;李志清;李麗慧;鄭博文;李金軒;羅光明;唐鳳嬌;溫蔚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1B2/00 | 分類號: | E01B2/00;E01B9/02;E01B9/62;E01B29/40;B61L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袁蕾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動 斷裂 調節 軌道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跨活動斷裂可調節軌道裝置,用于固定軌道和軌枕固定,包括:扣裝座,設置在軌道和軌枕之間;卡接管,設置在扣裝座和軌枕之間,軌枕上開設有通槽,卡接管可拆卸的固定在通槽內部;控制部,設置在卡接管內壁,控制部用于檢測扣裝座和卡接管之間的橫向壓力,以將卡接管脫離通槽的固定,保證了在底層橫向錯位后軌道不會產生彎曲變形,保證火車或者軌道搶修車輛能夠低速的通行,一方面更夠避免在底層錯位后火車通過時發生脫軌,造成危險事故和經濟損失,另一方面能夠保證觀測和搶修的車輛通過和到達,以便進行及時的局部修補和搶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軌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跨活動斷裂可調節軌道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相繼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規劃實施了川藏、滇藏等線性交通工程,然而,在印度板塊的持續擠壓作用下,不僅引起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升,而且導致其強烈的水平構造運動,在高原與盆地過渡地帶形成了多條活動斷裂帶,活動斷裂兩盤的錯動速率每年可達到數厘米。交通線路的選址往往難以完全避開活動該斷裂,活動斷裂的錯動,特別是同震錯動可以直接錯斷路基、隧道等工程建筑物,并且發生地震斷層之外,震區中小規模斷層和次級斷層也會產生同震錯動,這種同震效應會破壞穿越斷層的路基和地下結構,鐵路路基軌道受地震錯斷,為此提出一種跨活動斷裂可調節軌道裝置。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旨在解決或改善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之一。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跨活動斷裂可調節軌道裝置。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活動斷裂可調節軌道裝置,用于固定軌道和軌枕固定,包括:扣裝座,設置在所述軌道和所述軌枕之間;卡接管,設置在所述扣裝座和所述軌枕之間,所述軌枕上開設有通槽,所述卡接管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通槽內部;控制部,設置在所述卡接管內壁,所述控制部用于檢測所述扣裝座和所述卡接管之間的橫向壓力,以將所述卡接管脫離所述通槽的固定;其中,所述卡接管與所述軌枕的通槽之間可拆卸配合,以使所述軌道與所述軌枕發生相對滑動后再次固定。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跨活動斷裂可調節軌道裝置,軌道和軌枕之間采用現有技術進行搭接支撐,保證正常的架設和火車通車,通過在軌枕上開設桶槽,使得軌道能夠沿著桶槽的開設方向進行移動,并且通過卡接管與桶槽之間的可拆卸的固定,并且在控制部的檢測和控制下,進行卡接管與桶槽的脫離,使得在底層的橫向錯動時,軌枕與軌道發生相對滑動,避免因底層的移動帶動軌枕橫向彎曲軌道,造成軌道的變形,然后在底層停止后,控制部停止對卡接管的帶動,使得卡接管再次與桶槽內部卡接固定;
保證了在底層橫向錯位后軌道不會產生彎曲變形,保證火車或者軌道搶修車輛能夠低速的通行,一方面更夠避免在底層錯位后火車通過時發生脫軌,造成危險事故和經濟損失,另一方面能夠保證觀測和搶修的車輛通過和到達,以便進行及時的局部修補和搶修。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包括:分體設置的壓力傳感器和電磁鐵,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電磁鐵分別固定在所述卡接管的內壁,所述壓力傳感器被配置檢測所述扣裝座和所述卡接管之間的壓力,并轉化為電信號傳輸給所述電磁鐵,所述電磁鐵用于控制所述卡接管脫離所述通槽。
在該技術方案中,壓力傳感器和電磁鐵之間電性連接,且連通外部電源,壓力傳感器對扣裝座和卡接管之間的壓力,并將壓力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控制電磁鐵啟動,通過電磁鐵控制卡接管移動,使得卡接管向上移動脫離桶槽內壁,實現脫離以便軌道和軌枕之間脫離,達到相互移動。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卡接管側壁開設滑孔,所述滑孔內壁底部貼合卡塊,所述卡塊上表面和所述滑孔內壁頂部之間通過彈簧相連;其中,所述卡塊靠近所述卡接管軸線一端與所述電磁鐵縱向對應,所述卡塊與所述通槽相卡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744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