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套管氣智能回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67309.1 | 申請日: | 2022-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928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任興;段志剛;趙慶婕;彭宏亮;司志梅;徐亞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油田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00 | 分類號: | E21B43/00;F04B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煒 |
| 地址: | 225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套管 智能 回收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套管氣智能回收裝置,包括排液缸體,排液缸體的一端連接液缸排液管線,排液缸體內固定密封件,密封件將排液缸體分隔為氣缸和液缸,氣缸內設置氣缸密封活塞,排液缸體內設置液缸密封活塞,氣缸密封活塞和液缸密封活塞通過連接桿連接,連接桿與密封件滑動連接;排液缸體上連接有液缸排液管線、氣缸排氣管線和氣缸進氣管線,液缸排液管線的一端與排液缸體連接,連接位置對應液缸設置,液缸排液管線的另一端連接有集油管線;氣缸排氣管線的一端與排液缸體連接,連接位置對應氣缸設置,氣缸排氣管線的另一端與液缸排液管線連接;氣缸排氣管線上設置第一閥門,集油管線上設置第二閥門,氣缸進氣管線上設置有控制閥。該裝置節約了能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采油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套管氣智能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伴生氣資源豐富,但由于大多數油井回壓高于套壓,導致套管氣無法自動進入流程。套管氣不僅易使油井氣鎖,而且套壓過高,將無法對油井進行環空加藥。由于套管氣含有易燃、硫化物組分,直接外排會帶來安全、環保隱患,同時也浪費了寶貴的天然氣資源。為了將套管氣回收利用,現場應用了以下幾種工藝:
(1)懸繩器增壓套管氣回收裝置
該裝置利用抽油機光桿下沖程對套管氣回收裝置做功,壓縮輸送套管氣進入輸油流程,可使套管內的氣壓保持在0.2Mpa左右。但該設備的造價高,每臺設備需要5萬元左右;驢頭懸點載荷對裝置沖擊壓力大,裝置的使用壽命短,且裝置有多處密封件,密封圈易受損,導致裝置現場失效。采油二廠現場試驗應用該設備10套,目前已全部損壞。另外,該裝置只能回收0.2Mpa以上的套管氣,適用油井有限。
(2)抽油機游梁增壓套管氣回收裝置
該裝置將抽氣筒活塞連桿連接在游梁上,依靠游梁上下往復運動帶動抽氣筒活塞上下運動,完成對套管氣的抽汲與壓縮,壓縮后的氣體注入出油流程。但該裝置長期受抽油機游梁加壓,長沖程的抽氣筒易損壞,使用壽命短。
(3)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
利用車載套管氣增壓回收裝置,主要用壓縮機將套管氣壓入回壓管線中,能使套管內的氣壓保持在0.15Mpa左右。但該裝置需一名職工現場操作,且需耗電,另外造價高,使用范圍受限。
上述三種技術不僅存在套管氣回收效率低之外,而且都存在設備易損壞等問題,同時它們沒有具備適應不同油井生產過程中套壓及油井產量之間的最優控制,使抽油泵效率長期保持在合理范圍內的功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套管氣智能回收裝置,以解決上述至少一個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套管氣智能回收裝置,包括排液缸體,所述排液缸體的一端連接有液缸排液管線,所述排液缸體內固定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將所述排液缸體分隔為氣缸和液缸,所述氣缸內設置有氣缸密封活塞,所述排液缸體內設置有液缸密封活塞,所述氣缸密封活塞和所述液缸密封活塞通過連接桿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所述密封件滑動連接;所述排液缸體上連接有液缸排液管線、氣缸排氣管線和氣缸進氣管線,所述液缸排液管線的一端與所述排液缸體連接,連接位置對應液缸設置,所述液缸排液管線的另一端連接有集油管線;所述氣缸排氣管線的一端與所述排液缸體連接,連接位置對應氣缸設置,所述氣缸排氣管線的另一端與所述液缸排液管線連接;所述氣缸排氣管線上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第一閥門用于氣缸排氣,所述集油管線上設置有第二閥門,所述第二閥門用于液缸排液,所述氣缸進氣管線上設置有控制閥,所述控制閥用于氣缸進氣;在原始狀態下,所述液缸密封活塞與所述密封件之間有間距,所述氣缸排氣管線與所述排液缸體連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氣缸密封活塞和所述密封件之間,所述氣缸遠離所述密封件的一端與所述氣缸密封活塞之間有間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油田分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油田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673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