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字形內環繞滑槽拉線開關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67112.8 | 申請日: | 2022-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6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許彪;許綺雯;劉云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綺雯 |
| 主分類號: | H01H17/02 | 分類號: | H01H17/02;H01H17/14;H01H17/16 |
| 代理公司: | 萍鄉益源專利事務所 36119 | 代理人: | 張放強 |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鄉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字形 環繞 滑槽 拉線 開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字形內環繞滑槽拉線開關,它包括圓筒體和圓蓋體,在圓筒體內腔設置有彈簧,彈簧下端內活動設置有工作塊,工作塊具有環形凹槽,工作塊上端伸入彈簧下端內并與拉線相連,工作塊下端固定設置有導電片,環形凹槽內活動設置有轉動環體,轉動環體上相對設置有滑動塊,圓筒體內壁上間隔設置有直槽,直槽下端與左斜通槽和右斜通槽上端相連接,左斜通槽下端與閉合限位擋相連,右斜通槽下端與分離限位擋相連,分離限位擋下端與圓筒體下端面隔離;圓蓋體內相對固定設置有電極觸片。本發明能實現快速復位使電路閉合和斷開,它不僅結構緊湊合理,制造使用方便,耐用性強,安全可靠,而且使用壽命長,能適用較大電流照明控制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開關,具體地說是一種人字形內環繞滑槽拉線開關。
背景技術
傳統普通拉線開關都是通過拉動拉線使撥輪鐵片帶動棘輪和彈簧繞旋轉軸轉動,使轉軸上間隔設置的銅片與固定銅片接觸和分離,實現開關的閉合和斷開。這種傳統普通拉線開關由于操作方便、價格低廉、使用安全和便于長距離和多方位的開或關控制,具有較多的應用場合,深受人們、特別中老年人的喜歡。但傳統普通拉線開關在使用中存有以下問題:一是由于彈簧頻繁地處于徑向擠壓剪切狀態,彈簧容易疲勞而發生彎曲變形和損壞,造成拉線開關不能正常使用;拉線過程是弧形容易磨斷拉線,開關使用壽命比較短。再是拉線開關的銅片受其結構限制,折彎銅片與彈性銅片接觸面積小,容易接觸不良,不適用大電流照明使用,只能作為小功率照明等控制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拉線開關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不僅結構緊湊合理,拉線過程手感舒服、靜音、不容易斷線,操作安全可靠方便,使用壽命長,并可適用較大電流工作的人字形內環繞滑槽拉線開關。
本發明要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人字形內環繞滑槽拉線開關,它包括圓筒體和能與圓筒體一端活動相連的圓蓋體,所述圓筒體上端具有拉線孔,圓筒體內腔與拉線孔相通,在圓筒體內腔設置有彈簧,彈簧上端固定在圓筒體內腔上端內,彈簧下端內活動設置有工作塊,所述工作塊中間具有環形凹槽,工作塊上端伸入彈簧下端內并與拉線相連,所述拉線穿過彈簧和拉線孔伸出至圓筒體外,所述工作塊下端固定設置有導電片,工作塊的環形凹槽內活動設置有轉動環體,所述轉動環體上相對設置有滑動塊,所述圓筒體內壁上沿圓筒體軸向間隔設置有直槽,直槽下端與左斜通槽和右斜通槽上端相連接,所述左斜通槽下端與閉合限位擋相連,所述閉合限位擋下端通至圓筒體下端面,所述右斜通槽下端與分離限位擋相連,所述分離限位擋下端與圓筒體下端面隔離;所述圓蓋體內相對固定設置有電極觸片,電極觸片與穿過圓蓋體與導線相連。
本發明所述圓筒體壁上設置呈人字形的滑槽機構,對于小型拉線開關,其滑槽機構由四個呈人字形的滑槽機構實現拉線開關的斷開和閉合,對于中大型拉線開關設六只或八只等大于四的偶數人字形的滑槽,其滑槽機構也可由六只或八只等呈人字形的滑槽實現拉線開關的多次斷開和多次閉合。
本發明能實現快速復位使電路閉合和斷開,它不僅結構緊湊合理,制造使用方便,耐用性強,安全可靠,而且使用壽命長,能適用較大電流照明控制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路處于斷開時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電路處于閉合時局部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圓筒體的內腔一周展開示意圖。
在圖中,1、拉線 2、拉線孔 3、螺紋 4、螺母 5、彈簧 6、圓筒體 7、直槽 8、左斜通槽 9、工作塊 10、環形凹槽 11、轉動環體 12、導電片 13、座板 14、導線15、電極觸片 16、圓蓋體 17、滑動塊 18、右斜通槽 19、閉合限位擋 20、分離限位擋21、上分道點 22、下分道點。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綺雯,未經許綺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671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