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自鎖結構的電塔登高保護防墜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59237.6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818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梁旖旎;劉長虹;季旭;李海萍;廖華萍;蔡輝林;辛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泉新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B35/00 | 分類號: | A62B35/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魏奇 |
| 地址: | 337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結構 登高 保護 墜落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防墜落裝置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具有自鎖結構的電塔登高保護防墜落裝置,解決了安全繩較短時,限位登高人員在電塔上移動的距離,當安全繩過長,登高人員不慎掉落時,登高人員在空中自由落體的時間較長,雖然安全繩阻止了登高人員掉落,但是安全繩拉住登高人員的同時,瞬間沖擊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的問題,其包括收納箱和懸掛扣,所述收納箱的頂部內壁開設有第一活動孔,收納箱內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兩端分別貫穿收納箱的兩側內壁,且第一轉軸和收納箱的貫穿處設有第一軸承,第一轉軸和懸掛扣通過安全繩連接;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控制安全繩位于收納箱和懸掛扣之間的長度,使得安全繩處于適宜的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墜落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自鎖結構的電塔登高保護防墜落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電網的不斷發展,輸配電及超高壓、特高壓線路的桿塔設備越來越高,多回路、多柱電塔及鋼管桿已普遍應用,登高作業時登高人員佩戴安全繩,安全繩的一端固定在電塔上,安全繩的另一端固定在登高人員身上。
其中,安全繩的長度是固定的,安全繩較短時,限位登高人員在電塔上移動的距離,當安全繩過長,登高人員不慎掉落時,登高人員在空中自由落體的時間較長,雖然安全繩阻止了登高人員掉落,但是安全繩拉住登高人員的同時,瞬間沖擊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自鎖結構的電塔登高保護防墜落裝置,有效的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自鎖結構的電塔登高保護防墜落裝置,包括收納箱和懸掛扣,所述收納箱的頂部內壁開設有第一活動孔,收納箱內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兩端分別貫穿收納箱的兩側內壁,且第一轉軸和收納箱的貫穿處設有第一軸承,第一轉軸和懸掛扣通過安全繩連接,且安全繩貫穿第一活動孔,第一活動孔內設有兩個滾輪,第一活動孔內設有與滾輪相配合的緩沖單元,懸掛扣為U形結構,懸掛扣上開設有兩個第一通孔,懸掛扣的一側設有第一插板,第一插板的兩端分別貫穿兩個第一通孔,懸掛扣上設有與第一插板相配合的定位防掉組件,收納箱上固定連接有安裝扣,安裝扣為C形結構,安裝扣上開設有第一卡槽和第二通孔,第一卡槽內設有卡板,卡板貫穿第二通孔,卡板和收納箱通過卡接組件連接,收納箱上設有與第一轉軸相配合的自鎖限位組件;
自鎖限位組件包括設置于收納箱一側的活動座,活動座的一側開設有第三通孔,第一轉軸貫穿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內壁上開設有若干第二卡槽,第一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若干卡塊,活動座上開設有兩個支撐槽,活動座和收納箱通過復位單元連接,活動座的頂部和底部均設有固定塊,固定塊和收納箱固定連接,固定塊上開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設有支撐塊,支撐塊和第一凹槽的一側內壁通過第一壓縮彈簧連接。
優選的,所述定位防掉組件包括開設于第一通孔一側內壁的第四通孔,第一插板的一側開設有兩個第一插槽,懸掛扣的一側設有連接板,連接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二插板,懸掛扣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一側內壁與連接板的一側通過若干拉伸彈簧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插板貫穿第四通孔,且第二插板的一端位于第一插槽內,連接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拉環,第一插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緩沖單元包括對稱開設于第一活動孔兩側內壁的滑槽,滾輪的兩側均設有滑塊,滑塊位于滑槽內,滾輪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貫穿滑塊,第二轉軸和滑塊的貫穿處設有第二軸承,滑塊的一側與滑槽的一側內壁通過緩沖彈簧連接。
優選的,所述復位單元包括兩個設置于活動座一側的固定盤,固定盤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定位柱,定位柱貫穿活動座,定位柱的一端與收納箱固定連接,定位柱的外部套設有第二壓縮彈簧,第二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活動座和固定盤相接觸。
優選的,所述卡塊位于第二卡槽內,支撐塊和活動座相接觸,活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拉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泉新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泉新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592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