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螺旋排列單輥夾式拔秧機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253852.6 | 申請日: | 2022-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68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術平;宋建龍;龍學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龍舟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11/00 | 分類號: | A01C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4400 湖南省岳陽***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 排列 單輥夾式拔秧 機構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螺旋排列單輥夾式拔秧機構,包括拔秧機構支架、凸輪盤、輥筒;凸輪盤固定在拔秧機構支架上,輥筒可轉動安裝在拔秧機構支架上,凸輪盤套在輥筒軸上,輥筒軸可相對凸輪盤旋轉;在輥筒上安裝有至少兩個夾秧組件,每個夾秧組件均勻布置在輥筒上實現間隔拔秧。本發(fā)明實現了自動間隔拔秧,對秧盤和秧苗損傷小、拔秧效率高,高速、精準栽植作業(y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螺旋排列單輥夾式拔秧機構。
背景技術
水稻拋秧技術是目前最好的栽培技術,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傳統(tǒng)插秧傷秧和延長生育期問題。主要優(yōu)勢:人工作業(yè)勞動強度低、作業(yè)效率高、返青快、低節(jié)位有效分蘗多、穗型整齊、成熟度好、增產效果明顯,但目前幾乎沒有成熟的機型應用于生產。
目前,日本水稻拋秧技術作業(yè)原理采用頂出式取苗原理,通過栽植盤將秧苗栽入大田,其缺點在于:育秧盤成本太高,15元/個,畝用量40-50盤,機具結構復雜,作業(yè)效率偏低,機具成本高,總投資高。甩盤式拋秧機利用甩盤高速旋轉,將喂入到甩盤的秧苗拋出,依靠重力和慣性落入大田,完成栽植作業(yè)。氣吹式拋秧機利用高速氣流將秧苗拋撒田間,靠重力入土,完成栽植作業(yè)。氣吹式拋秧機和甩盤式拋秧機的缺點在于:拋栽不均勻、密度難以控制,給后續(xù)作業(yè)帶來不便。水稻有序拋秧機水稻有序拋秧機是采用皮帶夾持式取秧方式,將秧苗從育秧盤3拔出,通過皮帶向各行輸送,到達皮帶頂端時,拋出后落入大田,完成栽植作業(yè),其特點在于:作業(yè)速度快,可實現有序成行拋秧,但輔助用工多,總體效率不高,對育苗和整地質量要求高,受大風影響嚴重,重點是如何進行拔秧作業(yè),因此,急需研發(fā)一款對秧盤和秧苗損傷小、拔秧效率高,高速、精準栽植作業(yè)的用于拋秧機的拔秧作業(yè)機構。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螺旋排列單輥夾式拔秧機構,實現了自動間隔拔秧,對秧盤和秧苗損傷小、拔秧效率高,高速、精準栽植作業(yè)。
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螺旋排列單輥夾式拔秧機構,包括拔秧機構支架、凸輪盤、輥筒;凸輪盤固定在拔秧機構支架上,輥筒可轉動安裝在拔秧機構支架上,凸輪盤套在輥筒軸上,輥筒軸可相對凸輪盤旋轉;在輥筒上安裝有至少兩個夾秧組件,每個夾秧組件均勻布置在輥筒上實現間隔拔秧。
進一步地,在輥筒上安裝有間隔排列的固定板,夾秧組件包括滑桿、至少兩個夾板滑套、至少兩個復位彈簧,夾板滑套間隔安裝在滑桿上,在滑桿的末端安裝有滾輪,滾輪抵靠在凸輪盤上,復位彈簧安裝在相鄰兩個夾板滑套之間及夾板滑套與輥筒之間;夾板滑套與固定板配合夾緊秧苗;所有夾秧組件中的夾板滑套錯位螺旋排列在輥筒外表面實現間隔拔秧。
進一步地,固定板由彈性材料制成,在夾板滑套上安裝彈性墊片。
進一步地,包括分秧柵格板,分秧柵格板固定在拔秧機構支架上,固定板與分秧柵格板相對應排列。
進一步地,夾秧組件包括三個,三個夾秧組件分別相隔120度,每個夾秧組件包括5個夾板滑套,輥筒旋轉120度,其中一個夾秧組件中的5個夾板滑套從秧盤一行中間隔拔出5顆秧苗。輥筒旋轉一周,3個夾秧組件的分3次將秧盤一行中15顆秧苗全部拔出。
本發(fā)明的一種螺旋排列單輥夾式拔秧機構相比現有技術有益效果在于:
實現了自動間隔拔秧,通過改變拔秧速度與前進速度的不同匹配,實現了株距調整。而且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加工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工作可靠、對秧盤和秧苗損傷小、生產效率高、拔秧效率高,高速、精準栽植作業(yè)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fā)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拋秧機立體圖;
圖2為圖1的拔秧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輥筒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龍舟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龍舟農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538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緩沖閥門結構
- 下一篇:一種光皮甜瓜的套袋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