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51917.3 | 申請日: | 2022-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73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泉;王康宇;刁紅國;崔允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大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D7/18 | 分類號: | E02D7/18;E02D5/68;E02D13/04;G01B11/27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張羽振 |
| 地址: | 31001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地層 長大 直徑 樁基 結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技術準備:在工廠預制鋼護筒(6)、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鋼管樁導向架(20)和鋼桁架(24),以上預制部件出廠檢驗合格后,用駁船運輸至施工現場;
S2、沉放起始工作平臺(4)上的鋼管樁(9);
S3、沉放起始工作平臺(4)上的鋼護筒(6);
S4、護筒區工作平臺(5)搭設;
S5、起始工作平臺(4)上的鋼護筒(6)下沉;
S6、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移動;
S7、后續鋼護筒沉放;
S8、鋼管樁(9)施工:下沉所有鋼護筒(6)后,開展后續鋼管樁(9)的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為:起始工作平臺(4)位于鉆孔平臺(12)上游側;利用安裝在打樁船(18)上的鋼管樁導向架(20)進行定位,用打樁船(18)吊起振動錘(19)振動下沉;當鋼管樁(9)起吊豎直后,將鋼管樁(9)送進鋼管樁導向架(20)內,測量調整鋼管樁(9)的平面位置及傾斜度,當鋼管樁(9)的平面位置及傾斜度合乎施工要求后,將振動錘(19)振動下沉到設定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具體為:在指定位置安設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用打樁船(18)吊起鋼護筒(6),鋼護筒(6)保持垂直,在平潮或流速較小時將鋼護筒(6)緩慢下滑,直至鋼護筒(6)入泥穩定,打樁船(18)脫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具體為:打樁船(18)吊裝鋼桁架(24),將鋼桁架(24)安裝于已完成的起始工作平臺(4)或鋼護筒(6)頂部;在鋼桁架(24)前端設置懸臂式護筒導向架平臺(26);在鋼桁架(24)表面鋪設護筒區工作平臺(5)面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具體為:用打樁船(18)吊起鋼護筒(6),調整鋼護筒(6)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直至到達設定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打樁船(18)落鉤,鋼護筒(6)沿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下至河底并插入土中,打樁船(18)脫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6具體為:鋼護筒(6)下沉完成后,吊走振動錘(19),拆除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與錨固梁(15)間的連接;將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移至另一鋼護筒位定位,重復步驟S5,下沉鋼護筒(6),將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與起始工作平臺(4)及相鄰鋼護筒(6)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7具體為:測量第一排鋼護筒(6)的位置,對焊接在鋼護筒(6)上的牛腿(7)進行找平;將支撐梁(13)、次梁(14)和錨固梁(15)擱置至第一排鋼護筒(6)上,并與鋼護筒(6)上的牛腿(7)焊接,將鋼護筒點接觸式導向架(1)吊裝并錨固在前后錨固梁(15)上;重復上述步驟直至下沉完所有鋼護筒(6)。
8.復雜地層超長大直徑樁基護筒結構,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得到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大城市學院,未經浙大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5191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