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流裝置、含有旋流裝置的絮凝器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51726.7 | 申請日: | 2022-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53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江渤;程麗;李樂樂;李風文;袁云飛;焦政統;丁昕冉;劉海源;辛小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環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27/191 | 分類號: | B01F27/191;B01F27/90;B01F33/81;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雪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含有 絮凝 及其 應用 | ||
1.旋流裝置,包括槳葉主軸(2)及槳葉(1),槳葉(1)在槳葉主軸(2)上沿軸向間隔設置且沿徑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槳葉(1)采用扇葉形狀,還包括有設置于槳葉(1)外側的筒體(6),筒體(6)頂部開口,筒體(6)下部側壁開設有與其內腔連通的進水管(11),槳葉主軸(2)頂端及底端與筒體(6)固定,筒體(6)外壁間隔固定有翼片斜板(5),翼片斜板(5)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45°≤α≤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6)與槳葉主軸(2)頂部通過固定桿(3)及固定塊(4)配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一徑向上分布的槳葉(1)和與其軸向間隔的槳葉(1)在縱向投影上交錯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片斜板(5)為在筒體(6)外壁上沿軸向間隔分布至少兩層,每層翼片斜板(5)在筒體(6)外壁沿同一徑向平面間隔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鄰的兩層翼片斜板(5)的傾斜方向相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6)底部開設有泥水分離縫(7)。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6)底部設有導流臺(9)整體呈錐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流臺(9)頂部開設有卡槽(8),槳葉主軸(2)的底端插裝于卡槽(8)中。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管(11)的出水端向上彎曲。
10.含有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旋流裝置的絮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14),隔板(14)將每個絮凝池(15)分隔成相對獨立的腔體,每個腔體中設有旋流裝置,旋流裝置的筒體(6)通過支架(10)與絮凝池(15)及隔板(14)固定,筒體(6)上的進水管(11)通過隔板(14)與上一腔體連通。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絮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6)底部外側設有用于容納污泥的排泥斗(12),排泥斗(12)底部通過污泥管(13)與絮凝池(15)外部連通。
12.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旋流裝置或權利要求10-11中任一項所述的絮凝器在絮凝沉降中的應用。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各絮凝池(15)通過連通管依次首尾相連,位于各絮凝池(15)首端腔體內的筒體(6)的進水管(11)與上一絮凝池(15)的出水端連通,位于各絮凝池(15)末端腔體內的絮凝池(15)的池壁上開設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與下一絮凝池(15)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環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環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5172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在二維平面內生成隨機橢圓的方法
- 下一篇:全息顯示玻璃及其加工方法和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