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巨磁電阻效應的電流測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47835.1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46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春艷;譚湘敏;韓博;孫嘉嫻;陳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R19/00 | 分類號: | G01R19/00;G01R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鍾維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原春香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磁電 效應 電流 測量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巨磁電阻效應的電流測量裝置,該裝置包括高頻磁芯,主電流第一線圈、第一巨磁電阻、第二巨磁電阻、第三巨磁電阻、第四巨磁電阻、差壓測量放大電路、電流驅動和電壓測量電路,檢流電阻、主電流第二線圈、測量電流勵磁線圈。該裝置采用隔離閉環方式測量電流,高頻磁芯中的磁場強度約為0,工作在線性區,避免了因為磁飽和、磁滯等非線性因素帶來的誤差。另外,采用帶溫補的參考電壓產生電路產生電橋所需的參考電壓,進一步提高了測量精度。該裝置采用隔離方式測量電流,安全性高且對原電路影響小。該裝置中巨磁電阻配置成電橋形式,并采用深埋于磁芯中和從磁場不敏感方向引線的工藝,最大限度避免了雜散磁場的干擾。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子行業電氣測量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流測量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巨磁電阻(Giant Magneto Resistance,GMR)效應的電流測量裝置,可應用于航空電子設備中的電流測量。
背景技術
電流測量是電氣電子領域古老而又重要的課題,精確快速的電流測量對于電路參數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近幾年來出現的基于電流指紋的故障診斷方法。目前而言其測量方法主要有幾種:①直接法,即在電流測量電路中串入檢流電阻或晶體管,直接測量電路的電流,可用于測量交直流電流;②間接法,主要包括電流互感器、羅氏線圈、霍爾效應等方式,其中電流互感器、羅氏線圈多用于測量交流電流,霍爾效應可用于交直流電流測量。而GMR效應是近年來開始應用于電流測量領域的新技術,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非常突出的:精度高、隔離方式測量(不影響測量電路)、EMI性能好、魯棒性好、帶寬大、體積小、成本相對較低,因此該方法近年來已經迅速成熟。
然而,已有產品多基于開環測量方式,即電流不同時產生的磁場強度不同,從而導致電阻值的變化,進一步產生差分電壓,差分電壓經過放大和校正之后直接表示電流的大小,由于磁路的非線性特性和測量電路的溫漂特性,這種方法的精度受到了限制。因此,本發明中設計了一種基于巨磁電阻效應的電流測量裝置,該裝置工作于閉環方式,具有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現有電流測量方法中存在的精度低、動態范圍小、魯棒性差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巨磁電阻效應的電流測量裝置,該電路原理簡單、工作于閉環方式,具有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可為快速高精度電流測量的應用(電流指紋測量)提供助力。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巨磁電阻效應的電流測量裝置,所述裝置包括高頻磁芯、主電流第一線圈、第一巨磁電阻、第二巨磁電阻、第三巨磁電阻、第四巨磁電阻、差壓測量放大電路、電流驅動和電壓測量電路、檢流電阻、主電流第二線圈、測量電流勵磁線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頻磁芯用于傳導磁場,整體大致呈矩形,包括第一長邊、第二長邊、位于左側的第一短邊、位于右側的第二短邊;
所述主電流第一線圈靠左布置在所述高頻磁芯的第一長邊上,并且所述主電流第一線圈的線圈纏繞方向及通入的主電路電流Is的方向應使得所述主電流第一線圈產生方向向右的磁場;
所述主電流第二線圈靠左布置在所述高頻磁芯的第二長邊上,且所述主電流第二線圈與主電流第一線圈串聯布置,所述主電流第二線圈的線圈纏繞方向及通入的主電路電流Is的方向應使得所述主電流第二線圈產生方向向左的磁場;
所述測量電流勵磁線圈布置在所述高頻磁芯位于右側的第二短邊上,用于產生與所述主電流第一線圈、主電流第二線圈方向相反的磁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78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