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車庫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46314.4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488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程娟娟;陸海紅;宋家豪;謝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G1/017 | 分類號: | G08G1/017;G08G1/015;G08G1/14;G07B15/02;G06V20/62;G06V30/148;G06V10/26;G06T7/62;G06N3/04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寵 |
| 地址: | 2100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機器 學習 車庫 智能 控制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車庫管控領域的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車庫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統,包括:采集車庫出入口的實時圖像信息,對實時圖像信息進行預處理獲得監測圖像;將監測圖像輸入至預先訓練好的圖像識別模型,獲取所述車輛的車型大小和車牌信息;根據車型大小和車牌信息為車輛匹配車位,根據匹配到的車位生成車輛停車導航路線發送給車輛以引導車輛行駛至相應停車位;從車輛駛入車庫時開始計費,當車輛行駛至車庫出口時根據車牌信息進行結算繳費;本發明通過現有監控設備,根據車型大小和車牌信息為車輛匹配車位,避免車庫升級受到施工原因影響正常使用,提高了分配各種車位的管理效率,車輛停車導航路線避免了出現車輛擁堵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庫管控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車庫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種類和車型的差異越來越大,除了標準的五座轎車外,還有雙座小型汽車、七座加長車等多種不同型號的種類,因此可以將其依據車輛尺寸其劃分為a、b、c三類汽車型號,對應車庫中可以劃分不同面積的車位,這樣可以使車庫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也避免了部分車輛尺寸過大而導致車位停不下的困難。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新型智能化車庫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使用和管理的效率。原有的車庫為了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需要提高智能化程度。對于車庫的智能化升級,可以使用視頻方式檢測方法或者非視頻方式檢測方法,其中非視頻方法包含線圈檢測、聲波檢測、紅外檢測、射頻檢測等,這些方法的通病是需要大量安裝新設備,甚至需要車庫停業施工來配合升級,這使得升級成本過高,且設備容易損壞,維護成本也不容忽視。
同時,現有的智能車庫正雖已有自動計費功能,但是仍不夠完善,例如用戶在離開車庫時,需要掃描出口處的二維碼進行繳費,有的車庫仍然采用人工收費的形式,這個過程會耗費許多時間,使得用戶離開車庫的效率大大降低,管理成本也比較可觀,因此可以智能地計費并可以實時繳費的智能系統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車庫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統,對車輛自動識別車型大小后匹配相適應的車位,并提供停車導航路線,提高了車庫內車輛管路效率,避免了出現車輛擁堵的情況。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車庫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車庫出入口的實時圖像信息,對實時圖像信息進行預處理獲得監測圖像;
將監測圖像輸入至預先訓練好的圖像識別模型,獲取所述車輛的車型大小和車牌信息;
根據車型大小和車牌信息為車輛匹配車位,根據匹配到的車位生成車輛停車導航路線發送給車輛以引導車輛行駛至相應停車位;
從車輛駛入車庫時開始計費,當車輛行駛至車庫出口時根據車牌信息進行結算繳費。
優選的,采集車庫出入口的實時圖像信息,對實時圖像信息進行預處理獲得監測圖像的方法包括:
當車輛行駛至車庫的出入口時,通過監控設備拍攝車輛正面、側面的圖像;對車輛正面、側面的圖像進行篩選獲得清晰的監測圖像。
優選的,將監測圖像輸入至預先訓練好的圖像識別模型,獲取所述車輛的車型大小和車牌信息的方法包括:
對車輛正面圖像依次進行車牌定位、字符分割和字符識別獲得車牌號;
將車輛的側面圖像中目標車輛區域進行分割和提取,對目標車輛區域進行計算分析獲得車輛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根據車輛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判斷車輛的車型大小。
優選的,圖像識別模型的訓練過程包括:
采集包含不同車型大小的車輛正面、側面的圖像,構建訓練數據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63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