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開路及短路檢測電路及電機控制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45572.0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25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連成洲;王云;郝炳賢;張建華;薛靜;張夢;樓玥;梁福煥;李榮榮;陸超;鄭凱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54 | 分類號: | G01R31/54;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段麗葉 |
| 地址: | 510535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路 短路 檢測 電路 電機 控制電路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開路及短路檢測電路及電機控制電路,開路及短路檢測電路包括:第一診斷支路以及第二診斷支路;第一診斷支路包括上拉電路、第一檢測端以及第一電平電路;第二診斷支路包括下拉電路、第二檢測端以及第二電平電路;第一檢測端以及第二檢測端分別連接全橋驅動電路中電機繞組線圈的兩端;使能信號輸入上拉電路以及下拉電路;最后根據第一電平信號以及第二電平信號判斷全橋驅動電路中負載連線狀態。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全橋電路關閉狀態下進行電路診斷的電路,實現了不使用傳感器就可以對電機繞組故障進行檢測。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電子電路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開路及短路檢測電路以及電機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全橋電路在PWM電機控制、AC-DC逆變、電子鎮流器等場合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中,包括兩組串聯呈橋臂的功率開關管,在兩組對角開關管給互為反相的控制信號,當一組功率管開時,另一組關斷,利用兩組功率管的交替導通,通過全橋電路中的主變壓器內的原邊繞組進行能量交換,完成電壓輸入到輸出的轉換。
全橋電路是一個典型的直流電機控制電路,全橋電路往往需要檢測開路和短路,為了有效實現檢測,內嵌檢測電路是常用的檢測方法,全橋電路的檢測往往需要抗高壓,同時實現開短路檢測,而傳統的電壓檢測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應用于全橋電路,不能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開路及短路檢測電路以及電機控制電路,在電路關閉狀態下進行電路故障診斷,實現開短路檢測。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開路及短路檢測電路,包括:第一診斷支路以及第二診斷支路;第一診斷支路包括上拉電路、第一檢測端以及第一電平電路;第二診斷支路包括下拉電路、第二檢測端以及第二電平電路;
第一檢測端以及第二檢測端分別連接全橋驅動電路中電機繞組線圈的兩端;使能信號輸入上拉電路以及下拉電路;
上拉電路的輸出端與第一檢測端相連接后,連接第一電平電路的輸入端,第一電平電路的輸出端輸出第一電平信號;
下拉電路的輸出端與第二檢測端相連接后,連接第二電平電路的輸入端,第二電平電路的輸出端輸出第二電平信號;
根據第一電平信號以及第二電平信號判斷全橋驅動電路中負載連線狀態。
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上拉電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第一MOS管的源級連接電源,第一MOS管的柵極連接使能信息,第一MOS管的漏極連接第二MOS管的源級,第二MOS管的柵極與漏極相連接,第二MOS管的源級通過一個正向三極管后連接漏極;第二MOS管的漏極連接一個電阻后連接第一檢測端;
下拉電路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第三MOS管的源級通過一個電阻連接第二檢測端,第三MOS管的柵極與漏極相連接,第三MOS管的源級通過一個正向三極管后連接漏極;第三MOS管的漏極連接第四MOS管的漏極,第四MOS管的柵極連接使能信息,第四MOS管的源級接地。
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為NMOS管,第四MOS管為PMOS管。
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電平電路包括第一比較器以及第五MOS管,第一電平電路的輸入端通過一個電阻后連接第五MOS管的漏極,第五MOS管的源級通過一個正向三極管后連接漏極,第五MOS管的柵極連接電源,第五MOS管的源級連接第一比較器的正極輸入端,第一比較器的負極輸入端接入高電壓閾值;當第一比較器的正極輸入端的電壓大于負極輸入端的電壓時,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高電平信號;當第一比較器的正極輸入端的電壓小于負極輸入端的電壓時,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低電平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未經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55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