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244740.4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214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劍敏;張立明;王慶偉;劉超;尚良柱;陳凱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海科創(chuàng)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東營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K17/04 | 分類號: | F16K17/04;F16K17/164;F16K31/163;F16K31/363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lián)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陽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營市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粘度 液體 微壓泄壓 設備 | ||
1.一種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安裝于輸送管道或通過輸送管道安裝于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包括:
第一泄壓組件,用以感測并緩沖介質通道內液體的壓力波動;
第二泄壓組件,其具有泄壓口,所述泄壓口使所述介質通道與界外連通;
控制組件,其與所述第一泄壓組件、所述第二泄壓組件相鉸接,在所述介質通道內的壓力增大時,所述第一泄壓組件帶動所述控制組件,并由所述控制組件控制所述第二泄壓組件使所述介質通道與界外連通泄壓;
所述第一泄壓組件包括第一活塞筒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筒具有第一筒腔,所述第一筒腔與所述介質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一活塞感測液體壓力波動并隨壓力波動在所述第一筒腔內沿軸線滑動;
所述第二泄壓組件包括第二活塞筒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筒具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二筒腔與所述介質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二筒腔壁設置所述泄壓口,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二筒腔內沿軸線滑動,并控制所述泄壓口使所述介質通道與界外相阻隔或連通;
所述第二筒腔的截面積小于所述第一筒腔的截面積;
所述控制組件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和彈性件,所述第一連桿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塞筒遠離所述第二活塞筒的一側,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活塞鉸接,所述第三連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活塞鉸接并帶動所述第二活塞滑動,所述第四連桿與所述第一連桿鉸接于第一鉸點,與所述第二連桿鉸接于第二鉸點,與所述第三連桿鉸接于第三鉸點,所述第五連桿固定于所述第二活塞筒遠離所述第一活塞筒的一側,所述彈性件與所述第五連桿鉸接于第四鉸點,且于所述第三鉸點與所述第三連桿、所述第四連桿鉸接;
所述第二鉸點位于所述第一鉸點和所述第三鉸點之間,且所述第一鉸點至所述介質通道的垂直距離小于所述第二鉸點、所述第三鉸點至所述介質通道的垂直距離,所述第四鉸點至所述介質通道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第三鉸點至所述介質通道的垂直距離,在所述第二活塞將所述介質通道與界外相阻隔時,所述彈性件處于壓縮狀態(tài)。
2.根據(jù)權利要求1 所述的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腔的內徑與所述介質通道的內徑相等,所述第一筒腔的內徑為第二筒腔內徑的2~5倍。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設置為彈簧;
在所述第二活塞將所述介質通道與界外相阻隔或連通時,所述彈性件均處于壓縮狀態(tài)。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筒設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泄壓口遠離所述介質通道的一側,以防止所述第二活塞從所述第二筒腔滑脫。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壓組件和所述第二泄壓組件沿所述介質通道的液體流動方向依次布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液體微壓泄壓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限制所述第四連桿移動;
所述定位件為掛鉤或定位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海科創(chuàng)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東營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未經(jīng)山東海科創(chuàng)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東營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474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