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納米纖維碳源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及其構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44309.X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34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孫悅;李世陽;唐量;吳明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瑩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納米 纖維 碳源 高效 相反 硝化 系統 及其 構建 方法 | ||
1.一種基于納米纖維碳源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水池(1)、水泵(2)和反硝化裝置(3);
所述水池(1)設有水池進水口(11)和水池出水口(12),水池(1)內還設有攪拌器(13);
所述水泵(2)設有水泵進水口(21)和水泵出水口(22);
所述反硝化裝置(3)從下到上依次設有反硝化進水區(33)、反硝化反應區(34)和反硝化出水區(35);所述反硝化進水區(33)設有反硝化進水口(31),所述反硝化出水區(35)設有反硝化出水口(32);
所述反硝化反應區(34)在豎直方向上平均、平行排布有多個穿孔板(36),相鄰的兩個穿孔板(36)之間填充有固相碳源納米纖維膜(37);
所述水池出水口(12)與所述水泵進水口(21)連通,所述水泵出水口(22)與所述反硝化進水口(31)連通,所述反硝化出水口(32)與所述水池進水口(11)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36)的孔徑為2~5mm,厚度為2~5mm,相鄰的兩個穿孔板(36)間的間距為5~10cm,穿孔板(36)的數量為5~10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進水區(33)的高度為2~5cm,所述反硝化反應區(34)的有效容積為1~2L,所述反硝化反應區(34)的高度與底面直徑比為5~10:1,所述反硝化出水區(35)的高度為5~10cm。
4.一種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固相碳源納米纖維膜(37)分層堆積填充到穿孔板(36)間,使穿孔板(36)與固相碳源納米纖維膜(37)交替布置于所述反硝化反應區(34)內;
S2、將培養液與活性污泥混合加入所述水池(1),用攪拌器(13)進行持續攪拌,通過水泵(2)將培養液與活性污泥的混合物提升到所述反硝化反應區(34),直至反硝化出水口(32)出水穩定,即為接種完成;
S3、在水池(1)中加入單獨的培養液,通過水泵(2)將培養液提升至所述反硝化反應區(34),進行反硝化菌的馴化和培養以進行高效反硝化。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相碳源納米纖維膜(37)的制備方法如下:選用PHA:PBS以質量比為1:1~10進行物理共混,選用DMF:三氯甲烷以體積比為1:1~10混合作為溶劑,在室溫下混合均勻使其成為質量體積比為10~20%的聚合物溶液;通過靜電紡絲,在工作距離為20~25cm、工作電壓為25~35kV、環境溫度為20~30℃、環境濕度為40~45%RH的條件下制成納米纖維膜,其中納米纖維的直徑為300nm~1μm,孔隙率為70%~90%。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為二沉池活性污泥,將二沉池活性污泥與培養液混合置于所述水池(1),通過攪拌器(13)持續攪拌使二沉池活性污泥與培養液的混合液呈均勻懸浮狀態,污泥濃度為1500~3000mg/L。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裝置(3)采用下進上出式運行方式,水力停留時間為3~8h,進水前的曝氣時間為30~60min,保持溶解氧為0.2~2mg/L。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固相反硝化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L所述培養液中含有25mg NaNO3、10mg KH2PO4、0.2mL微量元素溶液,溶劑為水;其中微量元素溶液按每1L水包含50.0g EDTA、2.2g ZnSO4、5.5gCaCl2、5.06g MnCl2·4H2O、5.0g FeSO4·7H2O、1.7gCuSO4·5H2O、1.61gCoCl2·6H2O配制,以NaOH溶液調節pH至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430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