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應力檢測方法、不分級快速連續張拉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44078.2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233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斌;牟笑靜;廖強;詹志峰;方宗平;方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交達預應力工程檢測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L5/00 | 分類號: | G01L5/00;G01D21/02;E01D21/00;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雙馬智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雷春香;王婷婷 |
| 地址: | 610212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應力 檢測 方法 分級 快速 連續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張拉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預應力檢測方法、不分級快速連續張拉方法及系統,連續張拉方法通過安裝張拉系統并自檢,啟動張拉系統進行張拉,實時采集應力應變及流量信息,所采集的應力值與應變值實時生成應力位移曲線F?S、平均應力總位移曲線F均?S總、應力時間曲線F?T、位移時間曲線S?T,并實時計算伸長量,張拉至預設力值后,進入高位持荷階段,預先設置持荷時間,至持荷時間結束,持荷完成后張拉系統自動卸荷、回油。采用本技術方案,自動采集、連續采集、自動計算伸長量,實現不分級快速連續張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張拉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預應力檢測方法、不分級快速連續張拉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預應力技術具有多領域性,公路、鐵路、市政、水利、建筑和礦山等工程領域廣泛使用。同時,預應力技術還具有高結合性,可融合于橋梁鋼筋混凝土結構、隧道支護結構、邊坡框架梁、基坑腰梁等。
預應力技術已經持續了近百年的發展,但仍然保持著最初始的施工做法。在自動化技術還不成熟的年代,傳統張拉方法只能依靠分級張拉來實現分級讀數、計算伸長量“雙控法”校核。隨著生產制造技術的進步,張拉系統實現了數據自動采集、連續采集、全過程數據分析計算等優化操作,但張拉方法和伸長值的計算方法卻自始至終未改變,未能適應工業技術的發展而進步,不便于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應力檢測方法、不分級快速連續張拉方法及系統,實現不分級快速連續張拉。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為:一種預應力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安裝張拉系統并自檢;
啟動張拉系統進行張拉;
張拉至預設力值后,進入高位持荷階段,預先設置持荷時間;
實時采集應力應變及流量信息,所采集的應力值與應變值實時生成應力位移曲線F-S、平均應力總位移曲線F均-S總、應力時間曲線F-T、位移時間曲線S-T四種曲線的至少一種或者它們的任意組合;
獲取應力位移曲線F-S,或平均應力總位移曲線F均-S總,或位移時間曲線S-T的上升單調函數中第一個轉折點,求解應力初始值以及伸長量初始值;
獲取應力位移曲線F-S,或平均應力總位移曲線F均-S總,或位移時間曲線S-T的極值,求解最大張拉控制力;
計算實際伸長量;
根據預應力鋼材的應力應變關系,通過實際伸長量參數,計算實際有效預應力值:
其中,為實測實際最大控制應力,為實測伸長量,為實測回縮量,為設計張拉力,為名義上的設計張拉應力對應的伸長量,為待施加預應力的受拉件的長度,n為待施加預應力的受拉件的根數,為待施加預應力的受拉件的彈性模量;為待施加預應力的受拉件的橫截面積;Pm為實際有效預應力值,Fmax為最大張拉控制力,Smax為最大位移量。
具體待施加預應力的受拉件可以為但不限于鋼絞線、錨桿或者錨索。
本基礎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采用傳感器技術及采集系統,實現自動采集、連續采集、自動計算伸長量并繪制F-S、F均-S總、F-T、S-T曲線,利用不同的曲形可突出顯示不同的特征,方便后續進行數據分析、總結問題,利于使用。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不分級快速連續張拉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安裝張拉系統并自檢;
啟動張拉系統進行張拉;
張拉至預設力值后,進入高位持荷階段,預先設置持荷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交達預應力工程檢測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未經四川交達預應力工程檢測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407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