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磁性土壤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43973.2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74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柏明鎖;俞德仁;李元友;楊曉峰;劉士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力信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7/40 | 分類號: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姜司晨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磁性 土壤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磁性土壤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人工土壤的原料包括:氣化爐灰渣為15~30份,粉煤灰為3~10份,市政污泥為10~20份,河湖底泥為5~15份,人工沸石為10~20份,鐵尾礦2~7份,鎂尾礦1~7份,冶金熔渣1~5份,磷石膏1~5份,褐煤為1~2份,生石灰3~5份,有機質為5~12份。本申請利用灰渣、污泥及其他有機質制土制肥,能夠改善地區土壤沙化地和鹽堿性狀,提高植物成活率;節約灰渣、污泥的填埋堆置費用;降低水體、大氣污染,恢復生態環境。可以達到“以廢治退”、“廢退互治”、變雙害為雙利的特殊功效,能更好地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并且具有“碳減排”的綜合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固廢及有機質回收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工磁性土壤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礦產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隨著礦產資源的不斷開采、資源貧乏也日益突出,然而,工業固廢呈幾何級增長,其可利用成分較高,因此,合理處置并利用廢棄的固體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而工業灰渣的資源化,是固廢資源化的重要環節。
另外,我國有各類沙化地和鹽堿地約1億hm2,其中現代(活性)沙化地和鹽堿化土地約0.37億hm2,殘余沙化地和鹽堿土地0.45億hm2,及潛在沙化地和鹽堿化土地0.17億hm2,在我國還有的80%的沙化地和鹽堿地尚未得到開發利用。
因此,如何通過灰渣、污泥的資源化利用,用于改良沙化地和鹽堿土地,是目前急需研究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人工磁性土壤,利用灰渣、污泥及其他有機質科學配比制土制肥,配施改良沙化地和鹽堿化土,改善地區土壤沙化地和鹽堿性狀,提高植物成活率;節約灰渣、污泥的填埋堆置費用;降低水體、大氣污染,恢復生態環境。可以達到“以廢治退”、“廢退互治”、變雙害為雙利的特殊功效,能更好地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并且具有“碳減排”的綜合意義。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人工磁性土壤,所述人工土壤的原料包括:氣化爐灰渣為15~30份,粉煤灰為3~10份,市政污泥為10~20份,河湖底泥為5~15份,人工沸石為10~20份,鐵尾礦2~7份,鎂尾礦1~7份,冶金熔渣1~5份,磷石膏1~5份,褐煤為1~2份,生石灰3~5份,有機質為5~12份。
可選地,氣化爐灰渣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粉煤灰為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市政污泥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河湖底泥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人工沸石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鐵尾礦為2份、3份、4份、5份、6份、7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鎂尾礦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冶金熔渣為1份、2份、3份、4份、5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可選地,磷石膏為1份、2份、3份、4份、5份或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任意數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力信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力信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39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