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造紙污泥復合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40952.5 | 申請日: | 2022-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05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周錦霞;姚思杰;劉浩;李映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59/06 | 分類號: | A01N59/06;A01N47/44;A01N43/90;A01N43/16;A01P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強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造紙 污泥 復合 抗菌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造紙污泥復合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以造紙污泥為原料,復合抗生素制備出抗菌材料。首先對造紙污泥進行脫水、高溫煅燒獲得灰分,經過分析發現灰分大部分為CaCOsubgt;3/subgt;,后加入鹽酸后得到CaClsubgt;2/subgt;溶液,再加入含有抗生素的硫酸鹽溶液/懸浮液二次沉積。最后洗滌干燥得到具有抗菌效果的抗生素?CaSOsubgt;4/subgt;晶須。通過發光弧菌實驗,10mg/mL造紙污泥與制霉菌素復合抗菌劑(制霉菌素?CaSOsubgt;4/subgt;晶須)對發光弧菌的抑制率IR為30.6%;通過抑菌實驗,發現10mg/mL造紙污泥與制霉菌素復合抗菌劑(制霉菌素?CaSOsubgt;4/subgt;晶須)對副溶血弧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抗菌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造紙污泥復合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造紙污泥是造紙廢水處理后產生的。許多學者對造紙污泥的高值化進行了研究。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利用造紙污泥一步制備多孔碳硅復合材料的方法,韓穎等將造紙污泥冷凍干燥后,加入化學活化劑,再進行高溫碳化,最后用鹽酸多次清洗制備出多孔碳硅復合材料。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利用造紙污泥制備的活性炭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包紅旭等以造紙污泥為原料,以ZnCl2、KOH為活化劑制備活性炭吸附劑。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化學活化法制備造紙污泥碳質吸附劑方法和應用,仇倩雯等以造紙廠剩余活性污泥為原料,采用化學活化法制備了污泥碳質吸附劑,該方法制備出的吸附劑吸附效果良好。
近年來,弧菌引起的疾病,流行面積廣,發病率高,給養殖對蝦、魚類、貝類及海參等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其中,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種嗜鹽革蘭氏陰性桿菌,廣泛存在于海水及其海產品中,大量弧菌存在于海洋藻類和動物中,如蝦、魚、雙殼類、血蛤和鮭魚等。人體被弧菌感染之后會導致嚴重的腸胃炎。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抗弧菌活性的異香豆素類化合物及其晶體,鄭海娟等從真菌Penicillium?citrinumHL-5126中發酵出異香豆素類化合物,用該化合物制備出抗弧菌的晶體。該方法需要使用到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有害化學物質,晶體洗脫還需要經過減壓硅膠柱層析等步驟,操作步驟并不簡單。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抗弧菌病的植物提取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李軍濤等利用植物提取組合物(益智莖葉提取物20~60份、高良姜莖葉提取物20~50份、橄欖葉提取物10~30?份、芒果葉提取物10~30份)制備出了抗弧菌病的復合材料。但是該方法制備出的抗菌劑抑制弧菌的效果較于對比例低30%,對制備的設備等條件要求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造紙污泥復合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實現了以造紙污泥為原料,制備出一種抗弧菌材料。
本發明利用造紙污泥制備出抗弧菌的復合材料,對造紙污泥的高值化利用的同時,對治理弧菌提供了一個思路。研究過程發現了制霉菌素對弧菌具有抑制的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造紙污泥復合抗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造紙污泥為原料,造紙污泥烘干后高溫煅燒,得到造紙污泥煅燒殘渣,在造紙污泥煅燒殘渣中加入適量的鹽酸,靜置離心取上清液,過濾膜得到A溶液;
(2)配制適量濃度的硫酸鹽溶液,再加入適量的抗生素得到B溶液。取適量的A溶液與B溶液混合均勻,靜置后,離心棄上清液,干燥過篩后即可獲得造紙污泥復合抗菌劑(抗生素-CaSO4晶須)。該方法對造紙污泥進行了高值化利用,并且操作簡單,可行性高,抗菌效果好。
進一步地,步驟(1)所述造紙污泥為廢紙脫墨污泥。
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烘干為低溫烘干,所述煅燒的溫度為400℃~800℃,所述煅燒的時間為30min~360min,為有氧煅燒,煅燒后得到造紙污泥煅燒殘渣主要成分為CaCO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09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滴操控方法
- 下一篇:一種西紅花配料的飲料及其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