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蛋殼鑲嵌干泡臺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40501.1 | 申請日: | 2022-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595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7M3/18 | 分類號: | B27M3/18;B44C1/26 |
| 代理公司: | 無錫知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張超 |
| 地址: | 214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蛋殼 鑲嵌 干泡臺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蛋殼鑲嵌干泡臺的制作方法,以穩定的紅木制作干泡臺胎體;對木胎進行底胎處理;在胎板正面進行蛋殼鑲嵌操作,在背面和側面采用水滴紋變涂或布紋變涂的方法進行制作;通過打磨、推光、揩清等工序完成干泡臺制作。本發明針對傳統光素漆面干泡臺漆面容易刮傷以及色彩容易發烏等缺陷,結合蛋殼鑲嵌工藝、水滴紋變涂工藝、布紋變涂工藝制作,提高干泡臺的耐用性,同時本發明將改良傳統蛋殼鑲嵌技法,采用新型鑲嵌工藝,加大蛋殼裂片的間距,同時形成裝飾性的圖案效果,在解決熱脹冷縮情況下蛋殼起拱、脫落等問題的基礎上,使產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泡臺的制作方法,具體說是一種木胎漆藝蛋殼鑲嵌干泡臺的制作方法,運用的主要漆工藝技法為蛋殼鑲嵌、水滴紋變涂和布紋變涂。
技術背景
干泡臺是適用于泡茶、分茶的工藝類茶道用具,主要用于放置茶壺、公道杯等茶具。干泡臺有別于濕泡臺,它沒有承接廢棄茶水的功能。
干泡臺常用的胎體為竹木胎,竹木胎表面多上漆,以防止胎體受潮、開裂。天然漆在環保的角度明顯優于化學漆,且制作工藝豐富、裝飾性和表現力更強。以天然漆為媒材結合手工制作,使干泡臺具有不可復制性,不僅是實用器還是藝術品。
但就目前來說,光素漆面的干泡臺在與硬質、粗糙的壺底、杯底頻繁接觸中十分容易刮傷,同時長期與帶有濕度、溫度的容器接觸容易使漆面發烏,破壞原有漆面光潔、潤澤的效果。考慮到這些問題,結合蛋殼鑲嵌工藝、水滴紋變涂工藝、布紋變涂工藝來進行干泡臺制作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然而使用傳統的蛋殼鑲嵌工藝,蛋殼裂縫較小,蛋殼裂片結合過于緊密,在溫濕度變化較大、熱脹冷縮的情況下會出蛋殼起拱、剝離底胎等問題。
因此,研究出一種新型的適于干泡臺使用的蛋殼鑲嵌工藝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蛋殼鑲嵌工藝蛋殼裂縫較小,蛋殼裂片結合過于緊密,在溫濕度變化較大、熱脹冷縮的情況下,易出現起拱、剝落等的問題。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蛋殼鑲嵌干泡臺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加工胎板;
2)底胎制作;
3)準備蛋殼并對蛋殼進行預處理;
4)在胎板的正面鑲嵌蛋殼;
5)髹涂背景色;
6)背面、側面結合水滴紋變涂或布紋變涂制作肌理;
7)打磨、推光、揩清。
進一步地,步驟1)中,選擇的胎板為紅木材質,將紅木木料加工成尺寸符合實用要求的長方形木板,烘干或蔭干木板,得到穩定的紅木。
進一步地,步驟2)中,底胎制作工序依次包括對胎板進行梢當、打磨、上生漆和上黑漆。
進一步地,步驟2)中,梢當的方法為:用生漆調瓦灰制成漆灰,用漆灰填補胎板缺損處。
進一步地,步驟3)中,蛋殼預處理的方法為:將生雞蛋對半敲開,去除內膜,用清水洗凈并晾干。
進一步地,步驟4)中,鑲嵌蛋殼的方法為:在胎板正面平刷透明漆,選擇塊狀的蛋殼黏貼到漆面上,用刻刀刀背將其按平形成自然的龜裂紋,順著裂紋方向向外平移鋪設,用刻刀將蛋殼塊四周不規則的邊緣用3-10條直線切斷使得去除邊緣的部分形成規則的多邊形,并將切斷的不規則邊緣截斷并向外平移。
進一步地,步驟4)中,將切斷的不規則邊緣向外平移的距離為0.5-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未經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405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