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多地形的植樹車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238686.2 | 申請日: | 2022-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682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權;高飛;方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夷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3/04 | 分類號: | A01G23/04;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 地址: | 3543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地形 植樹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植樹造林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多地形的植樹車及使用方法。其中,適用于多地形的植樹車包括車架、挖坑單元、動力單元和投放單元;所述挖坑單元設置在車架上,所述挖坑單元移動到預設位置完成挖坑;所述投放單元設置在所述車架,投放單元移動至所述預設位置,用于實現投苗植樹;所述動力單元用于給挖坑單元和投放單元提供動力。本發明利用植樹車替代了人工植樹,極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樹造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多地形的植樹車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植樹造林對于我國生態建設十分重要,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蓋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毀壞田地,填高河床,淤塞入海口,危害極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據研究表明,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植樹造林對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和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現有植樹技術,一般通過人工挖坑、回填、栽植、覆土和保墑,雖然植樹方法不難,但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去完成,如果進行大規模種植活動,這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單純依靠人力顯然存在種植效率不高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問題;除此之外,現有的機械化植樹設備通常需要在較為平整的地面上進行實施,在需要保障車載樹苗不損壞的情況下,很難在復雜地面環境下進行植樹。
鑒于此,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術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在保障車載樹苗不損壞的情況下,在復雜地面進行植樹,并提高植樹的效率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多地形的植樹車,車架、挖坑單元、和投放單元;
所述挖坑單元設置在車架上,所述挖坑單元移動到預設位置完成挖坑;
所述投放單元設置在所述車架,投放單元移動至所述預設位置,用于實現投苗植樹;
所述動力單元用于給挖坑單元和投放單元提供動力。
優選的,所述挖坑單元包括箱體、鉆頭、齒條、連接夾頭、光軸滑軌、第一滾珠絲桿、支撐平板、第一軸桿和齒輪,其中:
所述鉆頭與連接夾頭連接成一體結構,所述連接夾頭可旋轉的設置在箱體底部,用于實現鉆頭旋轉挖坑;
所述齒條沿豎直方向設置在箱體上,所述齒輪套接在第一軸桿上,齒條與齒輪相互配合,用于實現鉆頭上下移動;
所述支撐平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箱體匹配的配位孔,所述箱體垂直上下移動的插入配位孔內,用于保障箱體上下移動;
所述光軸滑軌和滾珠絲桿沿鉆頭與所述預設位置連線的方向依次設置在車架上,并與支撐平板下表面連接,通過動力單元帶動滾珠絲桿移動,將所述挖坑單元移動到所述預設位置。
優選的,還包括前輪單元;
所述前輪單元具體包括前輪、前輪連接桿和前輪支撐桿;所述前輪連接桿兩端分別與前輪軸連;所述前輪連接桿中段部位設置有承重軸承,前輪支撐桿一端穿過承重軸承,用于實現翻越復雜地形。
優選的,還包括后輪單元;
后輪單元包括后輪、后輪支撐板和彈性件;所述后輪旋轉的設置在后輪支撐板上;所述彈性件一端與后輪支撐板一端連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車架的底部連接,并且,所述后輪支撐板的另一端懸空設置,用于減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夷學院,未經武夷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386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