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灌溉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37316.7 | 申請日: | 2022-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1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蘇劼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山月園園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5/16 | 分類號: | A01G25/16;G16Y10/05 |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鄧愛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安區石巖***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灌溉系統 | ||
本發明涉及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智能灌溉系統,包括纖維毯、傳感器、傳感接受器、云平臺、服務端、物聯網智能控制箱、過濾器、供給系統;傳感器模塊用于傳輸植物種植區域的各種數據;所述傳感接受器用于接收來自傳感器的數據;云平臺用于接收傳感器相關數據并進行整合,并對各類數據進行控制;服務端用于直觀監測各項系統指標是否正常,并對異常數據做出反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大數據對植物的喜好進行養分、水分、土壤PH值做調整,對供水、供肥等進行控制時可有效控制其輸出量,進而在確保植被的灌溉以及施肥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節約資源;另外設置的PC端和移動端可以對其進行遠程監控和和指標調整,實現智能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綠化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智能灌溉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力提倡,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邊坡生態防護作為生態保護修復的措施之一,目前國內邊坡常用的綠化方法有噴混植生技術、植生袋(條、盆)等,其生態防護效果與能夠與周邊生態環境快速融合,具有生態、環保、經濟等優點。
這種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過高的山體因氣壓不足無法進行系統性噴播,其次噴播技術無法控制局域性不噴播的局面。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的智能灌溉系統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灌溉系統,通過云端對植物供水、供肥、酸堿度調控,實現遠程控制灌溉,監測數據智能警報等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纖維毯、傳感器、傳感接受器、云平臺、服務端、物聯網智能控制箱、過濾器、供給系統;其中,
所述纖維毯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地表層、植物纖維層、基質層、滲透管層、承載層以及雙向拉伸網;所述傳感器設置在地表層;
所述傳感器用于傳輸植物種植區域的各種數據;
所述傳感接受器用于接收來自傳感器的數據;
所述云平臺用于接收傳感器相關數據并進行整合歸檔,并對各類數據進行控制,一旦超出數值范圍則立刻發送警報至服務端,并出現異常提醒;
所述服務端包括:PC端和移動端,用于直觀監測各項系統指標是否正常,并對異常數據做出反饋至云平臺,或直接通過智能控制箱進行指標調整;
所述物聯網智能控制箱接收來自傳感接受器的信號,通過人工/遠程云平臺對供給站發布指令,實現供給問題;
所述供給系統接受來自物聯網智能控制箱的指令,對水和肥料進行供應;
所述過濾器通過物聯網智能控制箱,控制水/肥等水溶性養料進行過濾。
優選的,所述傳感器與傳感接受器連接;所述物聯網智能控制箱的輸入端與傳感接受器連接,輸出端與云平臺和供給系統連接;所述供給系統的輸出端與過濾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過濾器的輸出端滲入到纖維毯內部,實現對其的供給。
優選的,所述傳感器包括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強度傳感器、土壤肥度傳感器、酸堿度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云平臺通過無線信號模塊通訊連接有服務端和物聯網智能控制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山月園園藝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山月園園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3731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