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18291.6 | 申請日: | 202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32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馮靜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靜靜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宇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349 | 代理人: | 何書紅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內科 觸覺 感知 診斷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涉及神經內科觸覺感知技術領域。該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包括手掌機構,手掌機構包括手掌板,手掌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手掌板上下設置,兩個手掌板的左側邊緣均固定連接有側板,側板呈現三角柱狀,處于下側的手掌板的上表面前端等距均勻的開設有骨槽,骨槽的數量為四個,四個骨槽呈現弧圓槽狀,四個骨槽的下內壁中部開設有移動槽一,移動槽一的下內壁開設有移動槽二,移動槽二的規格大于移動槽一的規格,處于上側的手掌板與處于下側的手掌板結構對稱開設,該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縮短的每次拿出手指的再放入手指的準備時間,從而縮短了檢測的準備時間,提高準備檢測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神經內科觸覺感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
背景技術
神經內科是關于神經方面的二級學科。不屬于內科概念。主要收治腦血管疾病(腦梗塞、腦出血)、偏頭痛、腦部炎癥性疾病(腦炎、腦膜炎)、脊髓炎、癲癇、癡呆、代謝病和遺傳傾向疾病、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病、周圍神經病及重癥肌無力等。主要檢查手段包括頭頸部MRI,CT,ECT,PETCT,腦電圖,TCD(經顱多普勒超聲),肌電圖,誘發電位及血流變學檢查、基因診斷等。同時與心理科交叉進行神經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診治。
觸-壓覺是觸覺和壓覺的統稱。它們是皮膚受到觸或壓等機械刺激時所引起的感覺。兩者在性質上類似。觸點和壓點在皮膚表面的分布密度以及大腦皮層對應的感受區域面積與該部位對觸-壓覺的敏感程度呈正相關。人觸壓覺感受器在鼻、口唇和指尖分布密度最高。人們可以通過觸摸快速,準確地識別三維物體。他們通過使用探索性程序來做到這一點,例如將手指移到物體的外表面上或將整個物體握在手中。力學感受器可以為游離神經末梢、毛囊感受器、邁斯納小體、帕西尼氏小體、魯菲尼小體、默克爾觸覺盤等。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觸覺感知裝置都只能對單個個體進行檢測,在一個個體檢測完成之后,在重新整理后,對下一個個體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測過程,準備時間十分的長,且操作簡單卻繁瑣,十分的不利于檢查操作的快速推進,因此亟需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以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神經內科觸覺感知診斷裝置,包括手掌機構,所述手掌機構包括手掌板,所述手掌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手掌板上下設置,兩個所述手掌板的左側邊緣均固定連接有側板,所述側板呈現三角柱狀,處于下側的所述手掌板的上表面前端等距均勻的開設有骨槽,所述骨槽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骨槽呈現弧圓槽狀,四個所述骨槽的下內壁中部開設有移動槽一,所述移動槽一的下內壁開設有移動槽二,所述移動槽二的規格大于移動槽一的規格,處于上側的所述手掌板與處于下側的所述手掌板結構對稱開設,處于下側的所述側板的上表面前側開設有與骨槽相同的槽,處于上側的所述側板與處于下側的所述側板結構對稱開設,所述手掌機構的前方設置有手指機構,所述手指機構包括骨殼一,所述骨殼一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骨殼一上下對稱設置,所述骨殼一呈現半球殼形,兩個所述骨殼一向相背離的方向上凸起,兩個所述骨殼一相背離的那一面中部固定連接有移動柱,所述移動柱在遠離骨殼一的那一端固定連接有移動球,所述移動球呈現球形,所述骨殼一對應嵌入骨槽中且與骨槽適配,所述移動柱對應插入移動槽一中且與移動槽一適配,所述移動球對應插入移動槽二中且與移動槽二適配。
優選的,上下兩個所述側板的左側偏后的位置設置有拉帶一,所述拉帶一的上下兩端分別對應固定連接上下兩個所述側板,所述拉帶一具有彈性,上下兩個所述手掌板的右側中部設置有拉帶二,所述拉帶二的上下兩端分別對應固定連接上下兩個所述手掌板,所述拉帶二具有彈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靜靜,未經馮靜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182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