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態心電監測儀及心電采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16807.3 | 申請日: | 202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57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尹士暢;關慶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為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259 | 分類號: | A61B5/259;A61B5/28;A61B5/282;A61B5/308;A61B5/33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施文武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態 監測 采集 方法 | ||
1.一種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心電主機及導聯件;
所述心電主機設有心電圖測量模塊、切換開關模塊、第一連接點及第二連接點;
所述心電圖測量模塊包括至少一個測量電路:第一測量電路;
所述切換開關模塊包括第一切換開關;
所述第一連接點連接于第一測量電路的第一輸入端;
所述導聯件包括至少一個連接點:第三連接點;
當所述導聯件接入心電主機時,所述第三連接點連接于第一測量電路的第二輸入端,所述第二連接點通過第一切換開關連接于心電圖測量模塊的信號輸出端;
當所述導聯件未接入心電主機時,所述第二連接點于通過第一切換開關連接于第一測量電路的第二輸入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聯件還包括第四連接點,所述心電圖測量模塊還包括第二測量電路;
所述第二測量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于第一連接點;
當導聯件接入心電主機時,所述第四連接點連接于第二測量電路的第二輸入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開關模塊還包括第二切換開關;
所述心電圖測量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通過第二切換開關斷開或者接通第一測量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及第二輸入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點和第二連接點通過電極貼片可拆卸安裝在心電主機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貼片上設有RFID芯片;
所述心電主機上設有用于讀取RFID芯片的NFC天線;
所述心電主機用于方通過NFC天線讀取電極貼片的特征值,判斷特征值是否符合預設值,若符合,則通過該電極貼片采集心電數據,若不符合,則禁止該電極貼片采集心電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心電主機還用于間隔預設間隔時間通過NFC天線向電極貼片的RFID芯片中寫入電極貼片的使用時長,當電極貼片的使用時長達到預設使用時間后,禁止該電極貼片采集心電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檢測單元,所述連接檢測單元連接于切換開關模塊的控制端,所述連接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導聯件是否接入心電主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心電圖測量模塊的測量電路還包括第三測量電路;
所述導聯件還設有第五連接點,所述導聯件與心電主機連接時,所述第五連接點連接于第三測量電路的第二輸入端;
所述第二連接點連接于第三測量電路的第一輸入端。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聯件未接入心電主機時,所述第一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一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所述第二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二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
所述導聯件接入心電主機時,所述第一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一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所述第二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三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所述第三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四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
10.一種動態心電監測儀的心電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為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動態心電監測儀,所述心電采集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當未檢測到導聯件接入時,心電主機切換至單導聯測量模式,心電主機將第一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一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及將第二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二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進行心電信號采集;
當檢測到導聯件接入時,心電主機切換至多導聯測量模式,心電主機將第一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一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將第二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三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以及將第三連接點作為采集人體第四位置點的心電信號的連接點進行心電信號采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為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為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1680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