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控制風葉門吸蚊燈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07977.5 | 申請日: | 2022-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215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瀛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虹睿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M1/08 | 分類號: | A01M1/08;A01M1/12;A01M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石澤智;黃文凱 |
| 地址: | 528415 廣東省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控制 風葉門吸蚊燈 | ||
本發明涉及自動控制風葉門吸蚊燈,包括有誘蚊裝置和吸蚊裝置,所述誘蚊裝置用于引誘蚊子至吸蚊裝置的吸蚊口處,所述吸蚊裝置包括有風扇和吸收盒,所述風扇和吸收盒之間設有吸蚊通道,該吸蚊通道處安裝有自動風門,所述自動風門在風扇工作時打開吸蚊通道和在風扇停止工作時關閉吸蚊通道,使用時,吸蚊裝置在開啟風扇工作時自動風門自動打開,使蚊子通過吸蚊通道吸入吸收盒內或在停止風扇工作時自動風門自動關閉,將蚊子鎖在吸收盒內。本發明有效防止蚊子逃離,無需采用高壓電網,能耗低,且滅蚊不會產生的噪聲,實現完全靜音滅蚊功能,有效提高吸蚊燈的使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滅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鎖困蚊子的吸蚊燈。
背景技術
目前的吸蚊燈一般都是通過燈光吸引,然后利用風扇將蚊子吸入吸收盒內,將蚊子困住致死,這種結構的吸蚊燈使用時,蚊子容易在風扇風力不足或停止工作的情況下脫離,由此而影響吸蚊燈滅蚊性能,因此就有在吸收盒內增加設置高壓電網,利用高壓電網將吸入的蚊子進行電死,實現滅蚊性能,但這種結構的誘蚊燈結構相對復雜,且需增加用電量,能耗高,且會產生高壓電網電蚊子的噪聲,即滅蚊時會有噪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吸蚊燈存在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種自動控制風葉門吸蚊燈。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自動控制風葉門吸蚊燈,包括有誘蚊裝置和吸蚊裝置,所述誘蚊裝置用于引誘蚊子至吸蚊裝置的吸蚊口處,所述吸蚊裝置包括有風扇和吸收盒,所述風扇和吸收盒之間設有吸蚊通道,該吸蚊通道處安裝有自動風門,所述自動風門在風扇工作時打開吸蚊通道和在風扇停止工作時關閉吸蚊通道,使用時,吸蚊裝置在開啟風扇工作時自動風門自動打開,使蚊子通過吸蚊通道吸入吸收盒內或在停止風扇工作時自動風門自動關閉,將蚊子鎖在吸收盒內。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風門在風扇產生風的作用下自動打開或關閉。
進一步的,所述的自動風門由左葉片和右葉片組成,該左葉片和右葉片的平面形狀大小與吸蚊通道相對應,形成吸蚊通道打開或關閉的門,所述左葉片設有轉動軸一,在轉動軸一一側的葉片上設有配重體一,該配重體一通過轉動軸一形成左葉片自動關閉吸蚊通道的杠桿力;所述右葉片設有轉動軸二,在轉動軸二一側的葉片上設有配重體二,該配重體二通過轉動軸二形成右葉片自動關閉吸蚊通道的杠桿力;所述左葉片和右葉片在風扇工作時呈打開吸蚊通道狀態、及在風扇停止工作時同時通過配重體一和配重體二作用呈關閉吸蚊通道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體一由杠桿臂一和配重塊一組成,所述杠桿臂一設在左葉片一側,并位于右葉片上方,所述配重塊一為設在杠桿臂一一端的配重體,用于提高杠桿力;所述配重體二由杠桿臂二和配重塊二組成,所述杠桿臂二設在右葉片一側,并位于左葉片上方,所述配重塊二為設在杠桿臂二一端的配重體,用于提高杠桿力。
進一步的,所述左葉片一側設有凹口一,所述右葉片通過配重體二在凹口一位置處擺動打開和關閉吸蚊通道,關閉吸蚊通道時,配重體二與凹口一配合呈密封狀態;所述右葉片一側設有凹口二,所述左葉片通過配重體一在凹口二位置處擺動打開和關閉吸蚊通道,關閉吸蚊通道時,配重體一與凹口二配合呈密封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的左葉片和右葉片呈八字形打開吸蚊通道,其打開的角度為 25-45°。
進一步的,所述吸收盒內底部設有二氧化碳發生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吸收盒的側壁上設有通孔,通孔內側設有紗網。
進一步的,所述吸蚊通道處設有固定體,該固定體將自動風門固定在吸蚊通道處,并將風扇和吸收盒之間相互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體為一固定圈,該固定圈一側與吸收盒固定,另一側與風扇固定,所述固定圈內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塊,該固定塊對稱分布在固定圈上,所述固定塊上設有兩個安裝孔和兩個限位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虹睿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虹睿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079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尼龍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導電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