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玉米轉基因品系的引物組、試劑盒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95225.1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077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彭海;陳利紅;周俊飛;李甜甜;李論;萬人靜;肖華鋒;方治偉;高利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Q1/6869;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玉米 轉基因 品系 引物 試劑盒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檢測玉米轉基因品系的引物組、試劑盒及檢測方法;所述引物組包括29對檢測引物對,其核苷酸序列分別如SEQ?ID?NO.1~SEQ?ID?NO.58所示;引物對中引物的長度為18bp~30bp;所述試劑盒包括引物組;所述方法包括:分別得到玉米轉基因品系和玉米內參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根據核苷酸序列,分別設計出引物組;提取待檢樣品的基因組DNA,得到待測玉米品系的基因組DNA;以基因組DNA為模板,以引物組為擴增引物進行PCR擴增,得到擴增產物;將擴增產物進行高通量測序,得到高通量測序數據;對高通量測序數據進行分析,確定待測玉米樣品中是否含有轉基因品系;通過設計出引物長度為18bp~30bp的29對檢測引物,在同一PCR反應中實現多個靶標分子的同時檢測。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檢測玉米轉基因品系的引物組、試劑盒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首。玉米產業健康發展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具有重要意義。玉米同時又是飼料工業和畜牧業的重要原料之一,其作為飼料在糧食總需求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加。從播種到收獲,玉米多會受到多種蟲害的影響,嚴重影響其產量和品質。通過基因工程途徑改良作物重要性狀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但是轉基因玉米被直接或間接地制成食品以及國際社會對轉基因產品安全性問題的日益關注,農產品中的轉基因成分檢測已納入國內外檢驗檢疫部門的檢測項目并逐漸得到加強。因此,開發高效、便捷的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顯得至關重要。
轉基因產品的檢測技術主要包括基于蛋白的檢測方法和基于核酸的檢測方法;目前基于核酸的PCR檢測方法仍是目前最普遍、最準確的轉基因檢測技術,其主要包括普通定性PCR、巢式PCR、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熒光定量PCR多重PCR等方法,但是各有缺點:
(1)相對于普通定性PCR方法,巢式PCR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容易造成假陽性;
(2)LAMP操作簡單、特異性強,然而引物設計較為復雜,容易造成DNA污染,影響后續的實驗;
(3)熒光定量PCR方法具有重復性好、靈敏度高、核酸交叉污染少的優點,但其成本高,并且需要特殊檢測儀器;
(4)普通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在一個反應中同時檢測多個基因,但一般不超過六重,否則引物之間干擾較大,影響檢測效果;
(5)基因芯片和數字PCR技術也是常用的轉基因產品檢測技術,它們均具有高通量、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點,且可平行檢測1個轉基因作物中多個基因或同時檢測多種轉基因作物,然而其成本高昂,需要專門的儀器設備,要求操作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因此限制了該技術在檢測中的廣泛應用。
因此如何基于普通的多重PCR方法在同一反應中同時檢測多個靶標分子,是目前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檢測玉米轉基因品系的引物組、試劑盒及檢測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普通多重PCR檢測方法無法在同一反應中同時檢測多個基因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檢測玉米轉基因品系的引物組,所述引物組包括29對檢測引物對,29對所述檢測引物對的核苷酸序列分別如SEQ?ID?NO.1~SEQ?ID?NO.58所示;
所述引物對中各引物的長度都為18bp~30bp。
可選的,所述引物組還包括2對擴增引物對,2對所述擴增引物對包括ZmGMO30和ZmGMO31,2對所述擴增引物對的核苷酸序列分別如SEQ?ID?NO.59~SEQ?ID?NO.62所示,用于擴增玉米內參基因zSSII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漢大學,未經江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952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