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回收式鑄鍛件惰性打磨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89811.5 | 申請日: | 2022-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713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家歆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新興達克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9/00 | 分類號: | B24B19/00;B24B41/00;B24B55/00;B24B55/02;B24B55/06;B24B55/12;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陳文麗 |
| 地址: | 221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收 鑄鍛 惰性 打磨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自回收式鑄鍛件惰性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機構(1)、陣列型平行磨削機構(10)、冷離子式火花惰性抑制機構(19)、惰性氣體磁感回收機構(36)、半覆蓋型屏障遮擋機構(50)、多尺寸遞進式夾持機構(55)、結合型掃尾機構(67)和助力磨削機構(73),所述陣列型平行磨削機構(10)設于主體機構(1)兩側,所述冷離子式火花惰性抑制機構(19)設于陣列型平行磨削機構(10)一側的主體機構(1)上,所述惰性氣體磁感回收機構(36)設于主體機構(1)遠離冷離子式火花惰性抑制機構(19)的一側,所述半覆蓋型屏障遮擋機構(50)設于主體機構(1)靠近冷離子式火花惰性抑制機構(19)的一側,所述多尺寸遞進式夾持機構(55)設于主體機構(1)遠離陣列型平行磨削機構(10)的一端,所述結合型掃尾機構(67)設于主體機構(1)遠離多尺寸遞進式夾持機構(55)的一端,所述助力磨削機構(73)設于陣列型平行磨削機構(10)上;
所述主體機構(1)包括底板(2)、磨削臺(3)、儲氣腔(4)、儲水腔(5)、儲液槽(6)、網板(7)、遞進槽(8)和清理槽(9),所述磨削臺(3)設于底板(2)上壁,所述儲氣腔(4)設于主體機構(1)的一端,所述儲水腔(5)設于磨削臺(3)遠離儲氣腔(4)的一端,所述儲液槽(6)設于磨削臺(3)的上壁中間位置,磨削臺(3)為上端開口的腔體,所述網板(7)設于儲液槽(6)內壁,所述遞進槽(8)設于磨削臺(3)靠近儲氣腔(4)的一端上壁,遞進槽(8)為貫通設置,所述清理槽(9)設于磨削臺(3)遠離遞進槽(8)的一端上壁,清理槽(9)為貫通設置;
所述陣列型平行磨削機構(10)包括主齒條(11)、主齒輪(12)、移動架(13)、移動電機(15)、液壓缸(16)、主滑軌(17)、主滑塊(18)、電機箱(82)、磨削電機(83)、大輥輪(84)、小輥輪(85)、傳動帶(86)、連接塊(87)、磨削槽(88)、轉軸(89)、砂輪(90)、聯動輪(91)和聯動帶(92),所述主齒條(11)對稱設于磨削臺(3)兩側,所述主滑軌(17)對稱設于磨削臺(3)兩側,所述主滑軌(17)設于主齒條(11)上方的磨削臺(3)側壁,所述主滑塊(18)滑動設于主滑軌(17),所述移動架(13)橫跨磨削臺(3)設于主滑塊(18)遠離主滑軌(17)的一側,所述移動電機(15)設于移動架(13)靠近主齒條(11)的一端側壁,所述主齒輪(12)設于移動電機(15)動力端,主齒輪(12)與主齒條(11)嚙合,所述液壓缸(16)設于移動架(13)上壁,所述電機箱(82)設于液壓缸(16)遠離移動架(13)的一側,所述連接塊(87)設于電機箱(82)底壁,所述磨削電機(83)設于電機箱(82)內,所述磨削槽(88)設于連接塊(87)底壁,磨削槽(88)為貫通設置,所述轉軸(89)多組轉動設于磨削槽(88)內壁,所述磨削電機(83)動力端貫穿設于電機箱(82)側壁,所述大輥輪(84)設于磨削電機(83)動力端,大輥輪(84)設于電機箱(82)外,所述轉軸(89)貫穿磨削槽(88)設于連接塊(87)側壁,所述小輥輪(85)設于大輥輪(84)下方的轉軸(89)上,所述傳動帶(86)繞設于大輥輪(84)與小輥輪(85)之間,所述聯動輪(91)設于轉軸(89)遠離小輥輪(85)的一端,所述聯動帶(92)繞設于聯動輪(91)外側,所述砂輪(90)設于磨削槽(88)內壁之間轉軸(89)上;
所述冷離子式火花惰性抑制機構(19)包括充氣機構(20)、離子機構(27)和冷氣機構(31),所述充氣機構(20)設于磨削臺(3)側壁,所述離子機構(27)設于充氣機構(20)一側的磨削臺(3)側壁,所述冷氣機構(31)設于磨削臺(3)靠近儲氣腔(4)的一側;
所述充氣機構(20)包括支撐板(21)、充氣泵(22)、抽氣管(23)、出氣管(24)、充氣伸縮管(25)和排氣管(26),所述支撐板(21)設于磨削臺(3)側壁,所述充氣泵(22)設于支撐板(21)遠離磨削臺(3)的一端,所述抽氣管(23)貫穿支撐板(21)連通設于充氣泵(22)動力輸入端,所述出氣管(24)貫穿支撐板(21)連通設于充氣泵(22)動力輸出端,所述充氣伸縮管(25)設于移動架(13)側壁,所述充氣伸縮管(25)遠離移動架(13)的一側連通設于出氣管(24),所述排氣管(26)多組連通設于充氣伸縮管(25)靠近移動架(13)的一端;
所述離子機構(27)包括混合箱(28)、輸送管(29)和靜電消除器(30),所述混合箱(28)設于充氣泵(22)一側的磨削臺(3)側壁,所述靜電消除器(30)設于混合箱(28)側壁,所述輸送管(29)連通設于出氣管(24)與混合箱(28)之間;
所述冷氣機構(31)包括空氣壓縮機(32)、渦流管(33)、動力管(34)和冷氣管(35),所述空氣壓縮機(32)設于磨削臺(3)靠近充氣泵(22)的一端側壁,所述渦流管(33)設于空氣壓縮機(32)下方的磨削臺(3)側壁,所述動力管(34)設于空氣壓縮機(32)動力輸出端與渦流管(33)動力輸入端之間,所述冷氣管(35)連通設于渦流管(33)冷氣端與混合箱(28)之間;
所述惰性氣體磁感回收機構(36)包括收集機構(37)和提純機構(43),所述收集機構(37)設于磨削臺(3)遠離混合箱(28)的一側,所述提純機構(43)設于收集機構(37)內部,所述收集機構(37)包括回收箱(38)、回收管(39)、回收氣泵(40)、提純管(41)和氮氣管(42),所述回收箱(38)設于磨削臺(3)側壁,所述回收氣泵(40)設于回收箱(38)一側的磨削臺(3)側壁,所述回收管(39)設于回收氣泵(40)動力輸入端,回收管(39)遠離回收氣泵(40)的一端依次貫穿磨削臺(3)側壁和網板(7)設于儲液槽(6)內部,所述提純管(41)連通設于回收氣泵(40)動力輸出端與混合箱(28)底壁之間,所述氮氣管(42)連通設于回收箱(38)頂部側壁與儲氣腔(4)之間;
所述提純機構(43)包括鐵棒(44)、線圈(45)、銅網(46)、銅棒(47)、連接架(48)和擋板(49),所述鐵棒(44)設于回收箱(38)內壁,所述線圈(45)對稱設于回收箱(38)兩側內壁,線圈(45)設于鐵棒(44)外側,所述銅網(46)上下對稱設于回收箱(38)內壁,所述連接架(48)設于磨削臺(3)靠近回收箱(38)一側的移動架(13)側壁,所述擋板(49)設于連接架(48)遠離移動架(13)的一側,所述銅棒(47)設于鐵棒(44)與銅網(46)之間;
所述半覆蓋型屏障遮擋機構(50)包括霧化電機(51)、霧化管(52)、散霧管(53)和出霧口(54),所述霧化電機(51)設于磨削臺(3)遠離空氣壓縮機(32)的一側,所述霧化管(52)連通設于霧化電機(51)動力輸入端與儲水腔(5)之間,所述散霧管(53)設于霧化電機(51)動力輸出端,所述出霧口(54)多組設于散霧管(53)上,散霧管(53)遠離霧化電機(51)的一端設于充氣泵(22)上方。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回收式鑄鍛件惰性打磨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對夾持定位后的鑄造件進行打磨;
步驟二:對火花進行抑制處理,一方面對打磨產生的火花進行抑制,另一方面對打磨機構上吸附的鐵屑灰塵進行清理;
步驟三:對惰性氣體進行提純處理后循環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新興達克羅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新興達克羅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981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