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89375.1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70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駱利勤;朱晨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機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 負荷 方法 | ||
1.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獲取待聚類的電力負荷數據,對獲取的電力負荷數據進行預處理,得到預處理后的數據集;
S2、初始化處理;
S3、根據預處理后的數據集,計算得到初始聚類中心向量矩陣,所述初始聚類中心向量矩陣中包括多個初始聚類中心向量;
S4、根據改進的相似度衡量標準,將其余負荷向量分配到對應的聚類中心所在的簇,得到多個聚類簇;
S5、計算各聚類簇的簇內向量平均值,以作為該聚類簇的當前聚類中心向量;
S6、根據當前聚類中心向量與對應的前一次聚類中心向量,判斷是否滿足設定的聚類標準,若判斷為是,則執行步驟S8,否則執行步驟S7;
S7、進一步判斷是否達到設定的最大迭代次數,若判斷為是,則執行步驟S8,否則返回步驟S4;
S8、輸出當前聚類結果,結束聚類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對獲取的電力負荷數據進行預處理的過程包括去噪、降維和歸一化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具體是利用DBSCAN算法進行去噪處理;利用KPCA算法進行降維處理;利用Max算法進行歸一化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初始化處理具體包括設定聚類數、設定最大迭代次數以及設定更新前后聚類中心向量之間的最小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31、設定的聚類數為k,則從預處理后的數據集中選取出其中k條電力負荷曲線所對應的k個向量;
S32、求取k個向量中兩兩向量之間的組合距離dc,若有n條電力負荷曲線,則一共存在個組合距離,然后選取組合距離dc最大值所對應的k個向量作為初始聚類中心向量,以構建得到初始聚類中心向量矩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2中兩兩向量之間的組合距離dc具體為:
其中,Xi、Xj為從預處理后的數據集中選取的k個向量中的兩個向量,ρ(Xi,Xj)為向量Xi與向量Xj的皮爾遜相關系數,xis為第i個向量Xi的第s維元素,xjs為第j個向量Xj的第s維元素,n為向量的維度,ρ(Xi,Xj)數值越大,則表明Xi與Xj之間的正相關性越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41、計算其余向量分別與當前各聚類中心向量之間的距離,并從距離計算結果中篩選出距離最小數值;
S42、將該其余向量分配到距離最小數值對應的聚類中心向量所在的簇;
S43、按照步驟S41和步驟S42的過程,將所有其余向量對應分配到對應的聚類中心所在的簇,得到多個聚類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電力負荷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1中其余向量與聚類中心向量之間的距離具體為:
其中,γ為當前迭代次數,xis為第i個向量Xi的第s維元素,ujs為第j個聚類中心向量Uj的第s維元素,n為向量維度,為迭代第γ次時Xi與Uj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機學院,未經上海電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937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