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流道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86232.5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39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松島央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45/27 | 分類號: | B29C45/27;B29C4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栗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流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熱流道裝置。熱流道裝置(10)具有第1塊體(42)和第2塊體(44)。供給噴嘴(56)與第1塊體(42)連接。噴嘴單元(20)與第2塊體(44)連接。第1塊體(42)和第2塊體(44)以可沿著熱流道塊(18)的長度方向滑動的方式連接。在第2塊體(44)的第1插入孔(80)和第2插入孔(82)中分別插入有第1定位銷(38)和第2定位銷(40)。第1插入孔(80)比第2插入孔(82)大。據此,抑制了與噴嘴連接的第2塊體的端部變形,從而能夠抑制噴嘴的傾斜而從噴嘴對熔融樹脂進行注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流道(hot runner)裝置,其通過對熔融的樹脂材料進行注射而使成型品成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已知有一種使熔融的樹脂材料流入模具內而獲得樹脂成型品的注塑成型。在該注塑成型中,使熔融的樹脂材料通過樹脂流路流入到模具中。因此,在從模具中取出樹脂成型品時,產生樹脂流路內的熔融樹脂凝固而成的流道(runner)。由于不需要流道,因此希望廢除該流道。例如,已知一種通過加熱器(heater)等對樹脂流路內的熔融的樹脂進行加熱來保持樹脂的流動狀態的熱流道裝置。在該熱流道裝置中,由于流道不固化,因此能夠僅取出樹脂成型品。
日本實用新型專利公報實開平01-141017號所公開的熱流道裝置具有熱流道塊(hot runner block)和澆道套(sprue bush)。熱流道塊沿熱流道裝置的長度方向延伸。澆道套與熱流道塊的長度方向端部連接。澆道套與熱流道塊的長度方向正交。流道在熱流道塊的內部沿長度方向延伸。另一個流道在澆道套的內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兩個流道彼此連通。
熱流道裝置具有定位銷和槽。定位銷被嵌合于熱流道塊的中央底部。槽被配置在比定位銷接近澆道套的位置。槽沿熱流道塊長度方向延伸。被安裝于固定側模具的上部的銷卡合于槽。
熔融樹脂被供給到熱流道塊的內部,從而熱流道塊有時會因熔融樹脂的熱量而向長度方向熱膨脹。此時,熱流道塊相對于固定側模具而通過卡合有銷的槽向長度方向移動。據此,避免了伴隨著熱流道塊的熱膨脹而在熱流道塊與固定側模具之間產生彎矩。
發明內容
在上述熱流道裝置中,當熱流道塊熱膨脹時,將熱流道塊在長度方向上的變形的基準設定為熔融樹脂的供給口。因此,當熱流道塊熱膨脹而變形時,作為與供給口相反的方向的熱流道塊的澆道套附近的變形量增大。伴隨著澆道套附近的變形量增大,與熱流道塊連接的所述澆道套的上端向長度方向偏移。據此,澆道套的上端相對于澆道套的下端傾斜。其結果,當向熱流道塊供給熔融樹脂時,無法通過澆道套向固定側模具順暢地供給熔融樹脂。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流道裝置,具有定模、流道塊、筒狀的噴嘴和閥桿,其中,所述定模具有型腔;所述流道塊被固定于該定模;所述噴嘴以頂端部與所述型腔相向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定模和所述流道塊;所述閥桿在所述噴嘴的內部能夠沿著所述噴嘴的軸向移動,用于開閉在所述噴嘴的頂端部開口的澆口,所述熱流道裝置使注射的熔融樹脂通過所述流道塊從所述澆口填充到所述型腔內,所述熱流道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塊具有第1塊體、第2塊體、連接部和固定機構,其中,
所述第1塊體與用于供給所述熔融樹脂的供給口連接,在內部具有與該供給口連通且供所述熔融樹脂流通的第1供給流路;
所述第2塊體與所述第1塊體連接,在內部具有供所述熔融樹脂流通的第2供給流路,且與所述噴嘴連接;
所述連接部將所述第1塊體的第1端部與所述第2塊體的第2端部以能夠沿著與作為所述閥桿的移動方向的第1方向大致正交的第2方向彼此滑動的方式進行連接,使所述第1供給流路與所述第2供給流路連通;
所述固定機構被設置在所述第2方向上與所述連接部重疊的位置,用于固定所述連接部,
在所述第2塊體上,在與所述定模相向的表面上具有多個孔部,該多個孔部與定位部件卡合,在所述第2方向上,多個孔部中最遠離所述噴嘴的第1孔部比最接近所述噴嘴的第2孔部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62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纖織物裝置
- 下一篇:發電電池和帶樹脂框的膜電極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