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凝土永存應力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85944.5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746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8 |
| 發明(設計)人: | 樊平;張勁泉;程壽山;鄭康琳;王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29/07;G01N29/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萬晶晶 |
| 地址: | 1000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永存 應力 測試 方法 | ||
1.一種混凝土永存應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在待測目標物的測試位置內鉆設兩個輔助孔;
步驟二:將超聲傳感器裝入所述輔助孔內,測試并記錄第一超聲數據;
步驟三:對兩個所述輔助孔之間的混凝土進行取芯操作;
步驟四:將取出的混凝土制作為樣品;
步驟五:對所述樣品進行加載測試,記錄第二超聲數據和加載的壓力值;
步驟六:基于所述第一超聲數據和所述第二超聲數據,確定作為混凝土永存應力計算的所述壓力值,并基于確定的所述壓力值求出所述混凝土永存應力;
其中,所述步驟六:基于所述第一超聲數據和所述第二超聲數據,確定作為混凝土永存應力計算的所述壓力值,并基于確定的所述壓力值求出所述混凝土永存應力,包括:
對所述第一超聲數據進行特征提取,獲取多個第二特征值;
基于多個所述第二特征值,構建第一特征向量;
分別對各個所述第二超聲數據進行特征提取,獲取多個第三特征值;
基于多個所述第三特征值,構建第二特征向量;所述第二特征向量與所述第二超聲數據一一對應;
計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與每個所述第二特征向量的相似度;
以所述壓力值為橫坐標,所述相似度為縱坐標,構建相似度變化圖;
基于所述相似度變化圖,確定所述待測目標物的混凝土永存應力對應的所述壓力值;
基于確定的所述壓力值,確定所述待測目標物的混凝土永存應力;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相似度變化圖,確定所述待測目標物的混凝土永存應力對應的所述壓力值,包括:
確定相似度變化圖中相似度最高的點位為第一點位;
確定相似度變化圖中所述第一點位兩側的點位為第二點位;
計算兩個所述第二點位對應的相似度的差值;
當所述差值小于等于預設的閾值時,將所述第一點位的橫坐標對應的所述壓力值作為所述待測目標物的混凝土永存應力對應的所述壓力值;
當所述差值大于預設的閾值時,獲取相似度較大的所述第二點位遠離所述第一點位的點位作為第三點位;
基于相似度較大的所述第二點位和所述第三點位作第一直線;
基于相似度較小的所述第二點位和所述第一點位作第二直線;
將所述第一直線和所述第二直線交匯點的橫坐標對應的所述壓力值作為所述待測目標物的混凝土永存應力對應的所述壓力值;
其中,所述步驟五中加載測試采用壓力試驗機,采用所述壓力試驗機在制作的所述樣品的兩端加載壓力,加載分為10-20級,每一級之間的壓力作用在所述樣品上形成的應力增量小于0.5Mpa,
通過設置在所述樣品兩側的超聲檢測設備進行實時檢測,獲取所述第二超聲數據;
其中,步驟二:將超聲傳感器裝入所述輔助孔內,測試并記錄第一超聲數據,包括:
在一個輔助孔內安裝超聲發射傳感器并在另一個輔助孔內安裝超聲接收傳感器,通過超聲發射傳感器和超聲接收傳感器實現超聲對射,以檢測第一超聲數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應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所述輔助孔的直徑為30mm;兩個所述輔助孔的圓心距離為130mm且兩個所述輔助孔的深度在50mm至100mm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應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的測試時間為20-30分鐘。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應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取出的混凝土長度為80-100m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應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將取出的混凝土制作為樣品,具體為:采用切割機將取出的混凝土切割為尺寸為70mmx70mmx70mm立方體,并打磨平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594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