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發酵工藝、系統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85886.6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80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歐鵠舒 | 申請(專利權)人: | 付波;陜西玖森寰宇固廢綜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7/20 | 分類號: | C05F17/20;C05F17/80;C05F17/70;C05F17/993;C05F17/979;C05F17/9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陽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李俊奇 |
| 地址: | 719401 陜西省榆林***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有機肥 發酵 工藝 系統 應用 | ||
1.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該發酵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農作物原料的預處理:將收獲后的水稻秸稈粉碎成2-3cm的小段,隨后將100重量份粉碎后的秸稈和70重量份的稻殼混合并就地堆積在收獲后的土地上,在秸稈和稻殼上中均勻潑灑從土地排水溝底部撈出的稀污泥,堆積處理3-5d,直到秸稈和稻殼變軟變黑后得到農作物原料,將農作物原料鏟起備用;
S2:污泥原料的制備:將污水處理廠中濾除了塑料垃圾的污水進行重金屬去除劑的處理,直到污水中的金屬含量檢測達標后,將污水在沉淀池中靜置,隨后將沉淀池底部積累的污泥鏟出,得到污泥原料;
S3:生物發酵劑的制備:以重量份計,將10-12份吸附劑、5-10份尿素、10-12份發酵豆粕、15-20份橘子水、10-15份玉米粉、8-10份甘蔗渣、2-3份醪母菌、2-3份乳酸菌、0.5-1份地衣芽孢桿菌、1-2份枯草芽孢桿菌,混合攪拌均勻,將混合物料置于30-35℃下厭氧發酵2~3d后得到生物發酵劑;
S4:主發酵處理:將120-150重量份的農作物原料、80-100重量份的污泥原料、2-3重量份的生物發酵劑、15-20重量份的米糠和5-10重量份的草木灰堆積到發酵池中并充分混合,用含2%紅糖的廢水溶液調整水分至40%~50%,進行堆肥發酵10-12d,在發酵期間定時啟動發酵池的翻堆單元對堆肥進行翻堆通風處理;
S5:后熟發酵處理:在有機肥的主發酵處理結束后,保持堆肥溫度在30-40℃之間,在一次徹底翻堆處理后,停止對堆肥進行翻堆通風,使其自然腐熟,持續5-10d,即完成了對生物有機肥的發酵處理;
S4中的所述發酵池包括儲料單元和翻堆單元,所述儲料單元包括控制中心、池體(1)、池蓋(2)和通氣孔(3);所述池蓋(2)通過連桿安裝在所述池體(1)側壁頂部,且所述池蓋(2)與池體(1)為可拆式連接;所述池體(1)側壁與所述池體(1)底部轉動連接,且所述池體(1)側壁與所述池體(1)底部的結合部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池體(1)側壁轉動,且所述控制器受到控制中心的控制;所述池體(1)側壁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勻設有通氣孔(3),所述通氣孔(3)內部設有通氣管(31),所述通氣管(31)的直徑小于所述通氣孔(3),所述通氣管(31)外表面位于所述池體(1)內部的部位設有錐形塊(32),所述錐形塊(32)位于所述通氣管(31)的頂部,且所述錐形塊(32)端部伸出所述通氣管(31)端部;所述通氣管(31)中間部位設有限位板(311),所述限位板(311)通過彈簧與所述池體(1)側壁外表面相連;
所述翻堆單元包括翻板(4)、推動氣缸(5)和連接布(6);所述池體(1)底部設有一號腔室(11),所述一號腔室(11)側壁設有側門(111),所述一號腔室(11)底部均勻設有推動氣缸(5),所述推動氣缸(5)與外界氣源相通,且外界氣源受到控制中心的控制;所述池體(1)底部設有一號槽(12),所述一號槽(12)側壁對稱設有翻板(4),所述翻板(4)與所述一號槽(12)側壁轉動連接;所述翻板(4)端部之間的最小間距為30-40cm,且所述翻板(4)端部向下傾斜;所述翻板(4)端部之間通過連接布(6)相連,所述連接布(6)下表面的中間部位與所述推動氣缸(5)的推桿(51)端部相連,且所述連接布(6)為帆布材質;所述翻板(4)上表面均勻設有阻隔板(41),所述阻隔板(41)為彈性板,每個所述阻隔板(41)的端部均向遠離連接布(6)的方向傾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4的堆肥中,在堆肥內部埋入溫度傳感器,操作者定時測定溫度傳感器的數據,并在溫度傳感器發出的示數超過60℃時,及時啟動發酵池的翻堆單元并對堆肥內部進行翻堆通風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物有機肥的發酵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5的徹底翻堆中,操作者用耙子配合發酵池的翻堆單元將堆肥中還未完全肥化的秸稈和結塊物料進行破碎,并將其集中到堆肥內部的中間部位,向堆肥內部的中間部位均勻鋪灑0.5-1重量份的生物發酵劑,并用含2%紅糖的廢水溶液調整堆肥水分至40%~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付波;陜西玖森寰宇固廢綜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付波;陜西玖森寰宇固廢綜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58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