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熱軋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185278.5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7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韋晶晶;李恩超;桂其林;王湘;何翀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B01J20/14;B01J20/30;C02F1/28;C02F1/52;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興科達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盧傳賢 |
| 地址: | 524072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熱軋 廢水 深度 處理 工藝 | ||
1.一種熱軋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包括一級提升泵(1)、斜板沉淀池(2)、加藥槽(3)、加藥泵(4)、二級提升泵(6)、粉煤灰吸附罐(7)和出水泵(9),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提升泵(1)和加藥泵(4)的輸出端均與斜板沉淀池(2)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加藥泵(4)的輸入端與加藥槽(3)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二級提升泵(6)的輸入端與斜板沉淀池(2)的輸出端連接,且所述二級提升泵(6)的輸出端與粉煤灰吸附罐(7)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出水泵(9)的輸入端與粉煤灰吸附罐(7)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加藥槽(3)的內(nèi)部填充有高效復(fù)配水處理混凝劑(5),所述粉煤灰吸附罐(7)的內(nèi)部填充有改性粉煤灰混合填料(8),所述斜板沉淀池(2)的內(nèi)部分為左側(cè)的混合區(qū)(2-1)和右側(cè)的沉淀區(qū)(2-2),所述一級提升泵(1)將懸浮物為1349-3210mg/L、鐵離子為11.1-26.9mg/L、COD為32-51mg/L的熱軋廢水打入到斜板沉淀池(2)中,同時加藥泵(4)將加藥槽(3)中的高效復(fù)配水處理混凝劑(5)打入到斜板沉淀池(2)中的混合區(qū)(2-1)中,高效復(fù)配水處理混凝劑(5)的投加量為123-241mg/L,混合區(qū)(2-1)中的雙層機械攪拌器使藥劑和熱軋廢水充分混合,高效復(fù)配水處理混凝劑(5)和廢水在混合區(qū)(2-1)的停留時間為2-3min,然后進入到沉淀區(qū)(2-2)中,并在沉淀區(qū)(2-2)中停留23-45min,經(jīng)過斜板沉淀池(2)的沉淀后,熱軋廢水中的懸浮物為59-130mg/L、鐵離子為5.5-13.4mg/L,COD為15-41mg/L,然后熱軋廢水通過二級提升泵(6)進入到粉煤灰吸附罐(7)中,并在粉煤灰吸附罐(7)中停留35-42min,經(jīng)過粉煤灰吸附罐后,通過出水泵(9)排放熱軋廢水,排放的熱軋廢水中的懸浮物為4-10mg/L、鐵離子為1.1-5.2mg/L、COD為9-17mg/L。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軋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復(fù)配水處理混凝劑(5)由吸附劑和絮凝劑復(fù)配合成,吸附劑為粉末煤矸石,絮凝劑為聚合硫酸鐵,高效復(fù)配水處理混凝劑(5)的制備方法為:
S1、篩取粒徑為100-200目的煤矸石粉末,將煤矸石粉末放在質(zhì)量比2-5%鹽酸中浸漬2-5h,取出后瀝干,放在馬弗爐中,馬弗爐以3-5℃/min,升溫至374-450℃,然后恒溫60-80min,冷卻后形成改性煤矸石粉末;
S2、配制質(zhì)量百分比為17%-25%的聚合硫酸鐵水溶液,按照每升聚合硫酸鐵水溶液投加230-370g改性煤矸石粉末;
S3、配制的溶液在微波功率550W狀態(tài)下,輻射5-8min,然后在水浴45℃下攪拌55-75min,冷卻后得到高效復(fù)配水處理混凝劑(5)。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軋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粉煤灰混合填料(8)的制備過程如下:
S1、篩選粒徑為100-200目的粉煤灰,并用質(zhì)量比為3-5%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0-25min,作用是去除表面油漬,然后用3-5%鹽酸溶液浸泡20-25min,作用是去除表面氧化物,再用純水沖洗干凈;
S2、篩選粒徑為100-200目的陶粒、錳砂和硅藻土,然后將質(zhì)量百分比為81-85%的粉煤灰、3-4%的陶粒、3-5%的錳砂、4-12%的硅藻土混合并機械攪拌,均勻混合;
S3、然后高溫?zé)Y(jié),生物速率為3-5℃/min,升溫至690-820℃,然后恒溫30-70min;
S4、自然冷卻,冷卻制得改性粉煤灰混合填料。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軋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吸附罐(7)的高度和直徑比為6∶1,改性粉煤灰混合填料按體積比占整個粉煤灰吸附罐的85-90%。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軋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吸附罐(7)的反沖洗周期為360-480h,反沖洗時間為7-12min。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未經(jīng)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5278.5/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