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腸外瘺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吸引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84416.8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18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康泰一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區藍靛廠東路2號院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腸外瘺 持續 沖洗 聯合 吸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腸外瘺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吸引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內設有負壓吸引管,所述負壓吸引管底端延伸至支架底端,所述支架底端貼近皮膚,所述負壓吸引管內設有持續沖洗管,所述持續沖洗管底端延伸至皮膚下的腸痿竇道內并貼近小腸;本發明采用先將流出小腸進入腸痿竇道的消化液稀釋到不腐蝕組織的濃度,將支架罩在腸痿竇道處,持續沖洗管插進腸痿竇道,在持續沖洗管沖洗的壓力下,腸痿竇道內一部分稀釋液反流到小腸內,另一部分則流出皮膚,流出皮膚的通過腸痿竇道口附近的負壓吸引管,將流出皮膚的稀釋后的消化液及時吸除,保證腸痿竇道和皮膚不受消化液的腐蝕破壞;通過腸痿竇道不斷的變細、閉合,達到關閉腸瘺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腸外瘺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吸引裝置。
背景技術
腸瘺的常見原因有手術、創傷、腹腔感染、惡性腫瘤、放射線損傷、化療以及腸道炎癥與感染性疾病等方面。臨床上腸外瘺主要發生在腹部手術后,是術后發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主要的病因是術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開、腸管血運不良造成吻合口瘺。
目前臨床上常使用集液袋進行腸瘺液的收集,通過膠質物粘貼在患者傷口處,由于瘺出的腸液稀薄,瘺口往往低于皮膚,傷口的形狀大小不一,給口袋的粘貼帶來困難,易發生滲漏,吸引管易堵塞,且存在傷口被糞液污染的缺陷,因此應對傷口的護理方法和裝置實施改進,采取負壓吸引聯合持續沖洗的方法,設置腸外瘺傷口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吸引裝置,以達到及時吸走糞液、減少對傷口的污染,促進傷口愈合為目的,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腸外瘺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吸引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腸外瘺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吸引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內設有負壓吸引管,所述負壓吸引管底端延伸至支架底端,所述支架底端貼近皮膚,所述負壓吸引管內設有持續沖洗管,所述持續沖洗管底端延伸至皮膚下的腸痿竇道內并貼近小腸。
優選的,所述持續沖洗管上端穿過負壓吸引管壁連接外部沖洗器。
優選的,所述負壓吸引管上端連接外部負壓器。
優選的,所述負壓吸引管(2)底部前后和左右方向均設有便于調整負壓吸引管(2)位置的柔性調節桿(7),所述柔性調節桿(7)兩端均穿出支架(1),所述支架(1)為透明材質。
優選的,所述支架(1)為硬質透明的塑料杯。
優選的,所述支架(1)一側設有窗口。
優選的,所述負壓吸引管(2)為柔性管。
優選的,所述負壓吸引管(2)為硅膠管。
一種腸外瘺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吸引裝置的使用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A、先將流出小腸進入腸痿竇道的消化液稀釋到不腐蝕組織的濃度;
B、將支架罩在腸痿竇道處,用柔性調節桿前后左右調整負壓吸引管使其對準腸痿竇道,持續沖洗管插進腸痿竇道,在持續沖洗管沖洗的壓力下,腸痿竇道內一部分稀釋液反流到小腸內,另一部分則流出皮膚;
C、流出皮膚的通過腸痿竇道口附近的負壓吸引管,將流出皮膚的稀釋后的消化液及時吸除,保證腸痿竇道和皮膚不受消化液的腐蝕破壞。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先將流出小腸進入腸痿竇道的消化液稀釋到不腐蝕組織的濃度,將支架罩在腸痿竇道處,持續沖洗管插進腸痿竇道,在持續沖洗管沖洗的壓力下,腸痿竇道內一部分稀釋液反流到小腸內,另一部分則流出皮膚,流出皮膚的通過腸痿竇道口附近的負壓吸引管,將流出皮膚的稀釋后的消化液及時吸除,保證腸痿竇道和皮膚不受消化液的腐蝕破壞;通過腸痿竇道不斷的變細、閉合,達到關閉腸瘺的目的;該發明大大提高了裝置的適用環境和整體性能,實用簡單,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康泰一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康泰一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44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